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浪跡九天:不小心走紅的“旭日陽剛”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3日 10: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四川在線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靠一曲《春天裏》,“旭日陽剛”一不小心走紅了全國。  

  29歲的劉剛和44歲的王旭,是中國兩名極其普通的農民工,他們沒有受過什麼專門訓練,演唱幾乎沒有任何聲樂技巧,沙啞的嗓音中帶有原始的粗糙與野性,論起帶給我們的視覺衝擊,遠沒有那些裸露女明星那般招搖、強烈;論起帶個我們的聽覺感受,同樣沒有那些專業歌唱家的婉轉圓潤音色。這不禁會讓人想到“旭日陽剛”的走紅,應該不是一個簡單的音樂娛樂現象。  

  這對兒來自社會底層的普通農民工,用自己沙啞粗糙略帶悲涼的歌聲訴説著的人生情感、經歷、願望與期盼,才是撼人心魄的所在。這對兒不起眼的組合,瞬間走紅大江南北,引起巨大的社會共鳴,直白地説,是一種民意的共同表達,也可以理解為來自底層的一次民意表述,更可以理解為關注、關心生活在底層的民眾生存條件改善的社會呼喊。  

  “旭日陽剛”的滄桑聲調,如泣如訴般地告訴人們,自己所走過的人生之路並不平坦,在我們眼前展示的是農村長大、外出打工、住工棚、住出租房,強度很大的勞作、很低廉的薪金、討薪的困境,往返的艱辛。但願“……苦痛都隨風而去,可我感覺卻是那麼悲傷,歲月留給我更深的迷惘,在這陽光明媚的春天裏,我的眼淚忍不住的流淌,也許有一天,我老無所依,請把我留在,在那時光裏,如果有一天,我悄然離去,請把我埋在,在這春天裏。”這動人的歌詞恰巧覆蓋了多數民眾的心中所想,很容易引起共鳴。“旭日陽剛”那種原生態的唱法,又恰好觸動了人們心中的那根敏感柔軟的神經,讓人們看到、聽到、感受到了來自音樂所表達的最真實的情感震顫,這是以往由歌唱家們演唱的任何歌曲所激發出的反響都無法比擬的。  

  劉剛是一位黑龍江省牡丹江穆棱市河西鄉的普通村民,王旭是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農場的一名普通農工,兩個人在北京打工,都走過自己的艱辛打工之路,儘管並非完全重合,但“旭日陽剛”經歷的代表性是毋庸置疑的。一曲《春天裏》,為什麼能唱得人們淚流滿面,內心翻騰,恐怕不是出於偶然。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旭日陽剛”的歌聲,實質是代表了一些民意的抒發與表達,代表了底層民眾對美好生存條件的嚮往與渴望。隻身在外打工謀生,梁園雖好,畢竟不是久留之地。在陌生的城市,面對陌生的人群,做著自己並不熟悉的工作,個中種種艱辛可想而知,究竟哪天才能有個頭緒?天涯何處是盡頭?這可能是大多數農民工的共有心理。  

  中華民族是個極其善良的民族,同情弱者,是這個民族的基本共識,這恐怕是“旭日陽剛”迅速走紅的另一個原因。“旭日陽剛”之所以能夠感動平民和打動高層領導的心,因為“旭日陽剛”所代表的弱勢群體,非少數人組成。來自他們的聲音,自然會引起社會的高度同情與社會管理者的應有重視。 

  但願“旭日陽剛”的歌聲,並非只給自己帶來生存條件的改善,我們期望在社會管理層面的高度關注下,我們的民生工程會做得既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