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土壤污染告警:耕地面積10%以上已受重金屬污染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7日 16: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這是一組讓人揪心的數字:

  中國現有水土流失面積356.92萬平方公里,佔國土總面積的37.2%;

  中國荒漠化土地面積263.62萬平方公里,超過國土總面積的四分之一;

  中國鹽鹼化土壤面積約3690萬公頃。其中受鹽鹼化影響的耕地總面積達624萬公頃,約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7%;

  中國約50%以上的耕地微量元素缺乏,耕地缺磷面積達51%,缺鉀面積達60%。由於過度墾殖,土壤因有機質匱乏而導致養分狀況失衡,土壤養分長期的低投入、高支出造成全國範圍土壤肥力的下降。

  更為嚴重的是,國家環境保護部此前對30萬公頃基本農田保護區土壤有害重金屬抽樣監測發現,有3.6萬公頃土壤重金屬超標,超標率達12.1%。

  公佈上述數字的是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下稱“國合會”)。國合會1992年由中國政府批准成立,是中國環境與發展領域最高級別的國際諮詢機構。本屆國合會主席為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

  本月10日至12日,國合會2010年年會在京召開。在這次年會上,國合會“中國土壤環境保護政策研究”項目組提交的專題報告特別提醒:“土壤污染已經達到了一個被國家嚴重關注的關鍵點,需要立即採取緊急和長期的行動。”

  土壤污染呈加劇趨勢

  “我國耕地質量呈不斷下降的趨勢。”農業部全國農技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陳志群向記者證實,由於農藥、化肥和工業污染,我國糧食每年減産100億公斤。

  “在現代水稻生産中,人們寄希望於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等農化産品來防治稻米的病蟲害。”陳志群説,然而,幾十年來,水稻病蟲草害危害的面積並沒有減少,許多傳統的和一些新的病蟲害仍在不斷爆發。

  同時,由於農業化學品的大量使用,使得稻田生物多樣性不斷減少,系統穩定性不斷降低,稻米品質也遭受到很大影響。

  “近幾十年來的化工農業實踐表明,人類對作物病蟲害單一化的化學控制將是一場永無休止且打不贏的仗。”中國生態學會農業生態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章家恩稱,化工農業最終必將導致一系列不可逆轉的生態學後果和無法挽回的代價。

  據記者了解,雲南農業大學副教授周江鴻等人在湖北、安徽等地的農田裏發現,殺蟲劑的使用對稻田節肢動物物種有損害作用,使得稻田天敵和害蟲的平衡關係被打破。

  據雲南農業大學測算,每年大量使用的農藥僅有0.1%左右可以作用於目標病蟲,99.9%的農藥則進入生態系統。“農藥和化肥的實際利用率不到30%,其餘70%以上都污染環境了。”章家恩説。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在長江三角洲等地區調查的主要農産品,農藥殘留超標率高達16%至20%。

  而除了農藥和化肥外,另一個威脅土壤的是重金屬。王五一和楊林生的調查發現,華南地區部分城市有50%的耕地遭受鎘、砷、汞等有毒重金屬和石油類有機物污染;長江三角洲地區有的城市連片的農田受多種重金屬污染,致使10%的土壤基本喪失生産力。

  環保部的調查也顯示,因重金屬造成的水源和土壤污染已對中國的生態環境、食品安全、百姓身體健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環保部門估算,全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高達1200萬噸,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2009年發生的湖南瀏陽鎘污染事件不僅污染了廠區周邊的農田和林地,還造成2人死亡,500余人尿鎘超標。

  國土資源部此前表示,目前全國耕種土地面積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屬污染,約有1.5億畝,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萬畝,固體廢棄物堆存佔地和毀田200萬畝,其中多數集中在經濟較發達地區。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土壤污染與控制研究室李發生研究員擔任國合會“中國土壤環境保護政策研究”項目組組長。據他介紹,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加,中國土壤污染總體上呈加劇趨勢。當前,中國土壤污染防治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部分地區土壤污染嚴重,土壤污染類型多樣,呈現新老污染物並存、無機有機複合污染的局面。

  監管乏力 技術落後

  土壤是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主要資源之一。但同時,在各類環境要素中,土壤是污染物的最終受體,大量水、氣污染陸續轉化為土壤污染,損害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由於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滯後性等特徵,其對人類的危害將是災難性的。

  在上世紀,日本和美國就先後出現了嚴重的土壤環境污染事件:

  而在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中科院院士陳宜瑜指出,“圍繞老舊工廠進行的城市改造很少考慮到場地污染問題。”在一些重污染企業或工業密集區、工礦開採區及周邊地區、城市和城郊地區已經出現了土壤重污染區和高風險區。此外,因生産、交通事故和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導致危險品泄漏而造成的場地污染也日趨嚴重。

  李發生等人的調查發現,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大中城市出現了大規模工業企業搬遷的現象。這些工業企業搬遷、停産、倒閉所遺棄的污染場地大多位於城市的中心,由於原企業設備陳舊、工業“三廢”排放以及生産過程中“跑、冒、滴、漏”等原因,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進入了土壤和地下水,企業原址土壤和地下水成為高污染區和高風險區。企業搬遷後,由於遺留污染物或土壤污染甚至造成環境污染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