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馬滌明:“西單女孩”遭誰妒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09日 10: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瀋陽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西單女孩亮相春晚的消息一齣,即刻引來了中央歌劇院女高音歌唱家馬梅的強烈炮轟,“正規的藝術學校學生學了四五年上不去春晚,一些老藝術家一輩子也上不去,但一個在西單地鐵的女孩,只因為媒體的報道,就成為名人上了春晚,是一種走捷徑的做法。”

  西單女孩、旭日陽剛亮相春晚,很多網友認為是一大亮點,給越來越模式化、老氣橫秋的春晚注入了一股稀缺的新鮮味。然而專業的藝術家心裏很不平衡,發出了“憑什麼上春晚”之問;本來,有人發一點疑問或感慨並不值一論,各人站在各人的角度看問題嘛;然而歌唱家馬梅這一句“憑什麼上春晚”之問,既然成了新聞,並在網絡上引發一輪熱議,筆者不妨也來湊個熱鬧。

  我認為,馬梅的觀點存在邏輯誤區。其一,從來就沒有説過,春晚是給“正規的藝術學校”學成的人才準備的舞臺。春晚最早的定義是“老百姓的年夜飯”,至於説現在,有多少老百姓願意看,有多少人不願意看,那是另一回事。春晚不可能是只供專業藝術人士表演的舞臺,而是一台雅俗共賞的節目。而上不上春晚也不該成為“正規的藝術學校”出來的人是否成才或成功的標準。上了春晚,甚至奮鬥成春晚常客、“釘子戶”的藝人,未必都是最出色的;上不去春晚的藝人,也未必都不如活躍在春晚的人有才;有些有成就的藝人,據説去請人家都不來。所謂“一些老藝術家一輩子都上不去”的説法,我覺得某些藝術家的價值標準不一定能代表很多人。

  其二,關於“走捷徑”之説,大家都不否認西單女孩確實走了捷徑,然而這種“捷徑”並非哪個人的專利,不少成功的藝人都是走捷徑脫穎而出的,比如趙本山,當初若不是姜昆這位有分量的人物力薦,能不能那麼快就登上春晚誰也説不準;一開始不是連來兩年連春晚排練場的邊兒都沒摸著,10瓶茅臺酒,一天喝一瓶,喝完了打馬回家的嗎?還有王寶強,也沒上過“正規的藝術學校”,若不是在群眾演員中“中了大獎”,估計現在很可能還是個農民工小子。至於説是什麼“推手”在幕後包裝了西單女孩,讓她躥紅,我認為只要不違法,不違背社會公德,藝人、人才通過“市場營銷”手段推銷自己也無可厚非;而且相比于那種“後門”的途徑和風氣,“推手”“推銷”這種競爭方式反而更公平、更民主。

  “如果這樣大家都去西單唱歌好了,別去學校學習了”,我覺得馬老師在這裡有一個更大的邏輯誤區。民間藝人與正規學校培養的陽春白雪類別的人才,本不是一個概念;而百花齊放的藝術市場與雅俗共賞的不同需求之間,本來就一直共存。況且屬於“百姓年夜飯”的春晚,就是兼容著不同層次的藝術産品;你辦你的、讀你的正規學校,“西單唱歌”的人們鍾愛于他們的馬路地攤藝術,何來“別去學校學習”之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