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張鐵:如何看待少林寺的現代生存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30日 09: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無論是“深山藏古寺,碧溪鎖少林”,還是“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少林寺的“公眾形象”,早已截然不同。近日,又有消息傳出,這座千年古剎、禪宗聖地,在柏林、倫敦等地辦了40多家公司。消息一齣,眾議譁然。

  爭論的焦點,其實並不在“國際化”:如果是出國弘法,質疑估計也就蕩然無存。新的新聞,背後仍是老的問題:少林寺是否已為市場邏輯所左右,信仰是否應靠商業營銷獲取話語權?而這些,也正是所謂“少林寺現象”引來的一輪又一輪爭議中共同的主題。

  公眾心目中的佛教寺院,往往是這樣一幅圖景:遠離凡塵,香煙繚繞,晨鐘暮鼓,清心寡欲。這也是必然,寺廟除了是出家人的清修之所,也承擔著實現凈化、安慰等宗教的心理和倫理功能。

  不過,這樣的認知同樣需要反省:我們是不是把從各種文化傳奇、文學作品中汲取來的認識,當成了一種普遍的想象,強加給了現代社會中的寺院?畢竟,武當不一定有狂道,青城不一定有隱俠,金庸筆下連掃地僧都高深莫測的少林寺,也從來就不曾在現實生活中存在過。

  當方丈成為CEO,當寺院註冊成公司,當少林成為商標……我們發現,處身河南的少林寺,與處身《天龍八部》的少林寺,何其相異!而少林寺的爭議,正存在於這樣一種想象的圖景、認同的模式與一個寺院的現實選擇之間的“對撞”中。滿足了社會想象,卻不一定能滿足一個宗教實體甚至一種宗教本身的發展,這正是矛盾所在。

  更重要的是,這樣來源曖昧的想象,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佛寺乃至佛教的發展。如果在遠不同於小説的現實世界中,仍然要求寺院處於深山老林、居於社會邊緣,無緣於世事、無視于社會,最終的結果,可能只能是“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了。

  拋開寺院生存的現實選擇,拋開政府、地方與僧團的種種利益博弈,我們對佛寺、佛教的認同,難道不也需要與時俱進的更新嗎?而小到一個寺院、大到整個教界,難道不也需要獲取更為積極的公眾形象和社會認同嗎?在這個意義上來説,少林寺的選擇,未嘗不是新的時代條件下佛寺、佛教生存發展的一種“策略”。

  經過近代以來中國傳統文化某種程度上的斷裂,經過上百年來各種信仰、思潮的激蕩和變遷,經過近30多年來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的深度衝擊,作為一種古老的、中國化的宗教信仰,佛教的發展、佛法的弘揚,確實需要探索一條適應時代變遷的進路。進行這樣探索的,不僅有少林寺。比如,台灣聖嚴法師創建的農禪寺,有禪訓班、禪坐會等面向大眾的弘法活動;遼寧海城大悲寺,僧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開始行腳,行腳途中托缽乞食,沒有功德箱,每月兩場佛事,不收取任何費用。這些,都應該説是當世佛教的多元化探索。

  而少林寺,也不過是其中之一。在某種程度上,少林寺也是在社會中、大眾中,構建著一種新型的認同方式。讓宗教超越神秘主義的層面,讓信仰得到超越個體的認同,使信仰得以在現代社會行為方式之中被表達,這或許也給佛教的信仰方式,帶來了某種“現代性”與“公共性”。

  這並非為少林寺辯護,少林寺的做法,仍有其值得商榷之處。社會學家杜爾凱姆認為,宗教現象是把事物劃為“世俗的”和“神聖的”兩類,而寺院必然屬於後者,只有超越於世俗之上,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同。如何處理好這種“世俗性”和“神聖性”之間的關係,或許是少林寺在探索之路上繼續前行的關鍵所在。這表面上是寺院經營方式的問題,本質上則是寺院存在的基本“合法性”問題:是以贏利為目的還是以弘揚佛法為目的,是以提供服務為目的還是以修煉信仰為目的。這樣的回答,雖然不一定會影響到一種宗教的興衰,但與一個寺院的命運,卻可謂息息相關。

  或許,不僅僅是少林寺,整個中國的傳統文化,都面臨同樣的問題。如儒家學説,如中醫理論,如天人思想。正因為這是一個傳統如何在現代生存和發展的問題,“少林寺現象”才有更大的思想開度和討論空間,也才應該成為一個不斷持續、不斷澄清、不斷在辯論中求得共識的大文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