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張貴峰:“就業率90.7%” 可喜還是可憂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7日 10: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西安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25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截至去年12月底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0.7%,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2011年,全國應屆高校畢業生將有660萬。(1月26日《京華時報》)

  僅從就業率數據本身來看,“90.7%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確實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去年,人社部發佈的2009年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數字是87%。而如果再將這一就業數據與教育部同期公佈的數字相比,其“可觀”性無疑將會更加突出。據教育部統計,2010年和2009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分別為72.2%和68%。

  但是,如果我們不囿于表面孤立的數據,進一步深入就業率數據背後的大學生就業實際,又會發現,即使我們毫無懷疑、完全認可“就業率90.7%”的真實客觀準確性,目前大學生就業的全面現實狀況、真實處境,其實也是不值得過分樂觀和欣喜的。

  首先,我們必須看到,“就業率90.7%”縱然是事實,也並不能代表大學生對於其就業狀況就是真正滿意的。麥可思去年發佈的《2010年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09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內的離職率,“211”院校是22%,非“211”本科院校是33%。2006屆大學畢業生三年內主動離職(即俗稱的“跳槽”)率甚至高達88%。如此高比例的離職率顯然表明,大學畢業生對於自己的第一次就業,其實是普遍嚴重不滿意的——在很大程度上,它僅僅是一種倉促、無奈下的臨時性、權宜性就業,相應地,所謂“90.7%”的就業率,事實上也是一個相當不穩固、不牢靠的就業率數字。

  何以大學生會對自身就業狀況如此嚴重不滿?除了一些人經常責怪的大學生眼高手低、好高騖遠之外,一個更重要的基本事實恐怕正是,在“就業率90.7%”背後,大學生為了實現就業,付出了太多高昂的成本代價。

  調查顯示,目前大學生的平均求職就業成本已經超過了3400元。再如,“學非所用、專業不對口”的成本。據調查,大學生所從事工作與所學專業無關的比例,接近50%。

  而更重要的一項就業成本和代價還有,工資薪水長期徘徊不前、收入過於低微。學者的研究顯示,“近年來大學生和農民工的起薪差距在逐漸縮小”,2003至2008年,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保持在每月1500元左右,但農民工的月工資近年來由700元左右躍升至約1200元。而與此相對應的是,近年來大學畢業生對自己的薪酬預期標準不斷下降。這方面一個極端例子是,一些地方甚至出現大學生“零工資就業”的現象。

  在這種日趨“卑微”的就業期待下,出現“就業率90.7%”,當然不足為奇(畢竟與就業難同時並存的還有各地普遍存在的“用工荒”),但是,如此代價沉重、成本高昂,積郁太多內心不滿、挫折感的高就業率,即便達到100%,又有什麼值得沾沾自喜的呢?

  更何況,就業率的反面是失業率,90.7%的就業率,必然意味著同時存在9.3%的失業率——現在,一般的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擁有年齡和知識優勢的大學生失業率卻高達9.3%,後者兩倍于前者,這樣的就業率究竟是更可喜呢,還是更可憂? (張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