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陳方:公共財政為何偏愛“機關幼兒園”?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4日 09: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西都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在日前開幕的廣東省人大會議上,代表報到時都收到《廣東省2011年省級部門預算草案》。部門預算草案中羅列的項目支出中,幼兒園的支出讓一些代表印象深刻,如果該預算獲得通過,那麼廣東省8所幼兒園今年將花費6863.56萬元財政支出。

  按説增加學前教育投入並不是壞事,為何代表們質疑8所幼兒園近7000萬的預算,這與幼兒園的“身份”有關。這8所幼兒園的地位並不一般,都是相關機關的附屬事業單位,享受公共財政撥款。問題是,這些幼兒園是不是向社會公開招生?公共財政是面向大眾的,用公共財政辦幼兒園,就應面向大眾招生,假如不是這樣,它的合理性就值得懷疑。從現實經驗來看,如果父母不是這些單位的職工,如果父母沒有一定門路,孩子們可能很難擠進這些機關幼兒園。

  早在兩三年前,媒體就曝光“廣州9所機關幼兒園每年享受財政補貼6000萬元”。當時廣州財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是歷史遺留問題,

  廣州將著手逐步取消。遺憾的是,鉅額補貼非但未見“逐步取消”的跡象,反而越補越多,從兩三年前的“9所補貼6000萬”漲到今天的“8所補貼近7000萬”。公共財政為何總向機關幼兒園傾斜,揮霍納稅人的錢,讓少數人獨享尊榮,難怪人大代表和民眾憤憤不平。

  “入園難入園貴”已成為當下普遍現象,廣東概莫能外。這8所機關幼兒園即便是獲得天價補貼,也不可能對緩解普通民眾入園難入園貴的困境有任何幫助。一旦獲得鉅額補貼,這些機關幼兒園還可能患上“富貴病”。

  雖然《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明確要求“不得用政府投入建設超標準、高收費的幼兒園”,但在多數幼兒園尚未“脫貧”的情況下,因為地位的特殊,患上“富貴病”的幼兒園也並不少。據媒體報道,北京市教科院早期教育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廖麗英走訪過很多幼兒園。在東南沿海一個城市,她看到政府建的幼兒園,每個都投入一兩千萬

  元,房子蓋得非常漂亮,有的幼兒園,甚至連馬桶都是進口的。

  獲得公共財政鉅額補貼的機關幼兒園會不會患上“富貴病”,這只是擔憂之一。更重要的問題是,公共財政向學前教育投入的一大部分都慷慨地分給了機關幼兒園,那些更需要財政補貼的其他幼兒園怎麼辦?為解決入園難問題,國務院去年頒布的“國五條”中規定“將學前教育經費列入各級政府財政預算,新增教育經費向學前教育傾斜”,如果這些教育經費只懂得“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民眾入園難問題的緩解恐怕還將是“水中月鏡中花”。

  想起前幾天上海市長韓正在討論如何解決住房問題時表示,如果政策制定者不能感同身受地理解買房人的渴求,就沒有辦法切實解決他們的住房問題。韓正市長的這個表態被輿論闡述為公共政策的制定要避免“局外人決定局內人利益”。以此觀照8所幼兒園的鉅額財政補貼,不少決策者或許其子女或也享受著額外惠顧,他們的決策能完全公正嗎?

(陳方 原題:公共財政總惠顧“機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