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王鴻剛:民間互信是中美關係新“壓艙石”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1日 09: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中美同為既有能力、也有義務改變世界的大國,不僅要謀“利”,更要謀“信”。只有“利”、“信”結合,兩國才有可能在諸多問題上心平氣和,平等尊重,順暢合作。

  胡主席訪美是新年伊始一件大事,受到全球矚目;剛剛發佈的《中美聯合聲明》為兩國關係未來奠定了基調,更成關注焦點。聯合聲明字字珠璣,本文篇幅有限,難以贅述,這裡只談一點。《聯合聲明》的最後提到“人文交流”。在筆者看來,新時期的中美關係既需要經濟互利更需要政治互信,既需要高層交往也需要民間支持,兩國的“人文交流”不僅將成為未來兩國關係的增長點,更應成為確保兩國關係長期穩定的新“壓艙石”。

  後危機時代國際格局的深刻變化,使兩國關係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中美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兩國關係既極端重要又高度敏感,既高端競爭又深度依賴,既對世界和平繁榮舉足輕重,又對未來全球治理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在這種情況下,支撐過去三十多年兩國關係發展的、以“經濟互利”為主要特徵的關係框架,似不足以完全適應兩國關係的新現實和新要求。兩國關係模式需要從單純的“互利合作型”向更為均衡的“互利合作”與“互信合作”相輔相成的方向轉變。換言之,中美同為既有能力、也有義務改變世界的大國,不僅要謀“利”,更要謀“信”。只有“利”、“信”結合,兩國才有可能在諸多重大而敏感的問題上心平氣和,平等尊重,順暢合作。尤其是2010年兩國在亞太的激烈博弈突出説明,新時期的中美關係必須有“經濟互利”和“政治互信”的“雙引擎”,才能確保兩國關係長期穩定。目前,兩國經濟互利基礎已相當廣泛堅實,相比之下,政治互信問題顯得更為突出而緊迫。

  互信的關鍵在高層,互信的基礎在民間。一方面,現階段兩國政府層面交往較為順暢,經過建交後30多年相處,已形成深入廣泛的對話渠道與合作機制;領導人會面更為頻繁,從奧巴馬上臺後到此次胡主席訪美前,“胡奧會”就已有七次。雖然兩國政府在一些問題上仍存分歧,有時分歧還很激烈,但合作與對話仍是政府關係主流。這意味著,在政府層面,如能順勢推進,雙方政治互信的夯實是現實可期的。但另一方面,隨著兩國利益的深度交融、兩國社會的深刻轉型和兩國命運的深度攸關,兩國關係的運籌已遠超政府範圍,越來越成為兩國民眾共同關心和積極參與的事情。值得關注的是,一段時間以來兩國民間相互猜忌有所抬頭,相伴而生的排斥心理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兩國關係的大局,甚至壓縮了兩國決策者的政策空間。這一新現象説明,兩國間的政治互信能否牢固持久,既要靠高層推動,更要有民間支持。

  正因為此,胡主席此次訪美,不時透出濃濃的“人文色彩”,意在拉近心理距離,增進政治互信;正因為此,聯合聲明中有關加強“人文交流”的系列舉措(如增派留學生計劃、青年人才交流和文化深度互動等),就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它將為新時期的中美關係厚植民意,夯實兩國關係長期戰略穩定的民間基礎。當然,也要看到,通過人文交流增進政治互信和關係穩定,既不會一蹴而就,也很難立竿見影。兩國關係要真正成為“不同政治制度、歷史文化背景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發展積極合作關係的典範”,還需兩國政府和人民長期而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