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吳龍貴:政府不要輕易用獎勵介入道德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4日 09: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長江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深圳兩名少年因救助跌倒老太太,感動了千萬的深圳人。近日,深圳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羅湖區教育局、共青團羅湖區委聯合在羅湖區外語學校召開羅煒、周天成“助人為樂陽光好少年”表彰大會,分別給與兩人各1萬元的獎勵慰問金,並授予兩位學生“助人為樂陽光好少年”的榮譽稱號,號召全區青少年向他們學習。(《深圳晚報》1月13日)

  兩名少年因扶起老太獲萬元重獎,有一個特殊的背景。前不久,深圳益田村一名老人跌倒路邊,因無人出手相助而不治身亡。在如此強烈的對比下,兩名少年見義勇為之舉無疑會被社會輿論過度放大。

  我當然理解政府部門大張旗鼓對兩少年進行表彰的動機。兩名好少年的出現,恰好是對城市形象和社會心理的最好補救,再者,“老太摔倒你扶不扶”已經成為一個社會性話題,政府也希望通過樹立這樣一個典型,將個體行為上升到政府高度,來倡導一種正面的價值觀。

  初衷無可厚非,效果如何卻不容樂觀。這種做法首先有矯枉過正之嫌。彭宇案後,類似事件不時見諸報端,但無論我們的道德現狀糟糕到什麼程度,我們都必須承認,遇到老人摔倒上前扶一把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對於這樣一種屬於道德常識範疇的行為,動輒給予萬元的重獎,很明顯有違適當與合理的原則。任何一種獎勵的激勵作用都是有限的,超過必要限度,其意義必將大打折扣。

  尤其需要強調的是,人們之所以在摔倒老太太前駐足,並非認識不到見義勇為的價值所在,更不能完全歸咎於道德素質的低劣,而是各種社會因素綜合的結果。因而,僅僅就事論事進行獎勵,並不能打消公眾在遇到同樣情況的後顧之憂。正如有網友所言,最讓人感動的還不是兩名好少年的見義勇為之舉,而是被救老太家屬苦苦尋找少年的情節。這説明見義勇為並不是人們所想象的那樣稀缺,人心也不是一片灰暗。

  “扶起老太獎萬元”是另一種道德焦慮。正如道德風氣的下滑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一樣,道德素質的提升也不是朝夕之間的事情,急也沒用,欲速則不達。事實上,相比樹典型立榜樣,政府更應該做好的是基礎工作和制度建設。社會有它自身運行的空間,政府作為服務者,不要輕易用這獎勵、那獎勵來介入基本的道德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