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邢志堅:“天價相聲”讓誰看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07日 09: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年頭歲尾,網民們照例在互聯網上發起了“用一個漢字概括全年”的投票評選活動,雖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抒己見千奇百怪,但得票最多的還是一個字——“漲”,足見無處不在的漲價之風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多麼普遍。老百姓也許不懂得什麼M2、CPI,可日漸“發毛”的鈔票和一個勁躥高的物價卻使他們切切實實地感到了不可承受的壓力和重負。這不,物質領域的“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藥死你”還沒退場,精神範疇的“相什麼”就又接踵而至。據日前《北京晨報》報道,年前的“天價相聲”熱鬧非常,繼曹雲金在北展莫斯科餐廳舉辦“天價相聲”晚會後,李菁、何雲偉的兩場相聲晚會也高價迭起,分別賣出了每張票3888元和6888的天價,而他們的師傅郭德綱更是身價倍增“價高一籌”,專場相聲的票價已經賣到了史無前例的8880元!令人聞之不禁咂舌,這樣的“文化大餐”到底有幾人能“吃”得起?這樣的“天價相聲”究竟是演給誰看?

  相聲本是一門紮根於民間、源於生活、貼近百姓的曲藝表演藝術,它的生命力正在於它的“草根性”或曰大眾化、平民化,也就是説要適應普通百姓的消費需求和消費水平,讓大多數觀眾能夠“看得起”。當年老一代相聲藝人多在街頭地攤、酒樓茶肆演出賣藝,雖條件簡陋,但人氣頗旺,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以低廉的票價吸引了那些生活拮據囊中羞澀,進不了戲園子、看不起“洋電影”的平民大眾。新中國成立以後,相聲藝術雖然登上了大雅之堂,但仍保持了紮根民間、面向大眾的優良傳統,不管是在大劇院還是在大會堂演出,票價都不超出大多數觀眾的承受能力,因而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和追捧。可如今,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這一平民藝術卻從地下“漲”到了“天上”,變成了象天價煙酒、豪宅酷車一樣普通百姓消費不起的“相什麼”,真不知道這是相聲的榮耀還是相聲的“杯具”!

  時下提起相聲的日漸式微,一些“業內人士”總歸咎於小品等其它藝術形式的衝擊或者電視等新興媒體的普及。殊不知,正是由於他們自身的不爭氣,才導致了相聲藝術的不景氣。有些相聲藝人捨不得象候寶林、馬三立等老一代藝術家那樣下苦功夫修藝德、練內功,而是熱衷於和影視明星們比闊氣、比排場、比身價、比票房,一心只想進大劇場,上大舞臺,賣高價票,登富豪榜,非要把相聲這門屬於“下裏巴人”的“草根藝術”折騰成只供少數有錢人賞玩的“貴族藝術”,其結果只能是作繭自縛,自斷生路。

  按理説現如今已經是市場經濟,相聲作為藝術産品也應追求票房價值和經濟效益,可是切莫忘了,藝術産品如同物質産品一樣,實現價值、産生效益的基本前提是必須有人消費,也就是俗話説的“有人買才有得賺”。按照中國目前的國民收入水平,有能力有實力自掏腰包一擲千金,看得起“天價相聲”的觀眾恐怕還是鳳毛麟角,動輒成千上萬的超高票價只能把那些有需求而無實力的消費者拒之門外。沒人買票或者票房不佳,還何談什麼“經濟效益”?或許按照經濟學中的“二八定律”,單靠那20%的VIP觀眾或者個別單位的公款包場能夠暫時撐起幾場“天價相聲”,可是這樣的“相聲盛宴”一年能有幾回?接不住“地氣”就聚不起“人氣”,背離了文學藝術的“二為”方針,失去了最廣大的消費群體,植根民間源於大眾的相聲藝術就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只能被其它具活力、更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的藝術形式所“同化”或者“邊緣化”,到那時,只怕就連鳳毛麟角的VIP觀眾也不會為“天價相聲”捧場喝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