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相關新聞:
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綜述
第十屆“五個一工程”獲獎作品
經過媒體公示,在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中共中央宣傳部日前確定了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2009-2012)獲獎名單。由中共中央宣傳部組織的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評選活動,自1992年起每年進行一次,評選上一年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央部分部委,以及解放軍總政治部等單位組織生産、推薦申報的精神産品中五個方面的精品佳作。
先秦諸子、漢唐氣象、宋明風韻……每個時代都有獨特的精神風貌,每種精神風貌總能展現出壯美而多元的文化氣質,今天,用什麼樣的文化發展才能涵養出泱泱中華的文脈,用什麼的文藝精品侵潤著國民的精神需求?肇自1992年的“五個一工程”,堪稱文化發展的耀眼刻度。打開琳瑯滿目的獲獎卷帙,我們看到了在文化發展與繁榮的沃土中,結出了一枚枚精神文明建設之碩果,從電影《建國大業》、《建黨偉業》、《殲十齣擊》到電視劇《辛亥革命》、《奠基者》、《解放大西南》,再到歌曲《國家》、《巴土戀歌》……哪一個不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哪一個不為坊間口耳相傳、百姓擊節叫好?
文藝創作就應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就應該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不描繪激越而駘蕩的時代精神,不記錄民族復興的多元維度,不反映社會行進的自信步履,就無法創作出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藝精品,就無法實現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的融會貫通。文藝家們正是從火熱現實生活中選取素材、提煉主題,本著為國家寫史、為民族塑像、為人民立傳的信念,才能不斷推出精品。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文藝作品如泉噴涌,在於文化體制改革的活水之源。文藝精品反映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創新能力和創造水平。文化體制不改革,文化的內在活力就凝滯不發,文化的創新和創造就是空話。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做出重要戰略部署:“根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推進文化體制改革。”2006年,新中國第一個專門部署文化建設的五年發展規劃《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公佈。2009年7月,我國第一部文化産業專項規劃——《文化産業振興規劃》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這是繼鋼鐵、汽車、紡織等十大産業振興規劃後出臺的又一重要産業振興規劃,標誌著文化産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性産業。2011年10月,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所確立的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為文化改革發展“該走什麼路”、“朝著什麼樣的目標邁進”指明了方向,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宏偉藍圖。
十年磨一劍,文化大發展。文化體制改革的提出,解放和發展了文化生産力,以往“關係不順、效率不高、管理不力、佈局不優、機制不活”在逐漸改變;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和文化産業振興規劃的出臺,為文化體制改革提供了明確的時間表和清晰的路線圖,最重要的是,文化體制改革正有條不紊地健步而行。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確立,更是將文化發展提升到新高度,不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宏偉藍圖,更深刻地表明,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全民族創造精神的充分發揮,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
中國文化發展的十年,是中國文化進入“黃金髮展期”的十年。目前我國是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産國、第一大電視劇生産國,年出書品種、總量穩居世界第一位……一個細節是,2003年以前,我國電影産量一直徘徊在100部以下,而國産電影票房上億元是遙不可及的奢想,而2010年,影片《唐山大地震》上映17天,票房達5.32億元,創造了國産電影最高票房紀錄。難怪有人讚嘆,10年來,站在文化體制改革風口浪尖的電影産業出現了一條華麗的上升曲線,成為文化體制改革成就的一個縮影。此外,正是因為文化産業被列入國家産業振興計劃,文化産業獲得了跨越性發展,統計顯示,目前20多個省市區提出“文化大省”戰略,北京、廣東、江蘇、山東等省市的文化産業增加值超過千億元,一批總資産和總收入“雙百億”的文化企業成為領軍力量。
十年的中國文化發展,是不斷滿足民眾精神需求的十年。文化發展是為了什麼?歸根結底是滿足老百姓所需所求,讓文化成為一種公共服務。我們正進入公共文化服務前所未有的發展時代,精神文化産品前所未有的豐富階段,政府十年來的文化基礎設施投入,是過去幾十年的總和,覆蓋城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已經建成。再比如,五大文化惠民重點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鄉鎮和社區綜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建設等,為基層民眾貧乏的精神生活輸入了多彩的畫面,為蒼白的基層文化荒地植上了充滿活力的種子。無論城鎮鄉村還是大江南北,民眾正在享受更豐富更開放更多元的文化發展成果。
十年行進,書寫文化發展的中國敘事。經過十年的不懈探索與實踐,文化體制改革取得了豐碩成果和顯著成效,文化領域整體面貌和發展格局煥然一新,我國文化體制改革已經全面完成階段性改革任務。中華文明五千年薪火相傳,文化品格雖歷經歲月洗禮而不墜,只要文化體制改革不輟,一個更壯美的文化圖景必將成長于每個國民心中,實踐于奔騰著時代氣息的現實面前。不斷增強文化自覺、重塑文化自信,實現文化自強、邁進文化強國,就不會是美妙卻遙遠的文化想象。
胡澎,史學博士,民盟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1997年畢業于日本富山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日本東洋文化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2004年5月獲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
馮昭奎,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1983年改行搞日本研究和國際問題研究。他的作品總是蘊含著一個道理:不懂科技,不懂辯證法,就不懂國際關係,不懂戰爭。
在官方難以提供足夠完善的孤兒福利救濟的情況下,是否給民間力量一個規範生長的空間和支持?問題是時代的符號,對問題的求解是對時代的注解。[詳細]
無論是司機還是行人,有太多的陋習需要去修正;有太多不完善的道路設施需要去修葺,車輪滾滾,文明不要被落在身後。[詳細]
要堅持推進改革,釋放個人的自由,讓更多人發展自己的夢想,中國的未來必定是“長風破浪會有時”。[詳細]
日本一直仰視著它身旁所有的強者,從盛唐到歐美,從中華文明到工業科技。一路走來,大和民族時而謙卑恭謹,饑渴地學習一切新知只為讓自己變得更強;時而自大傲慢,以變強為圭臬,不斷擴張、征伐。[詳細]
“美國夢”已經成就了一個國家和無數國民。無論美國人如何討論它,都不是考慮是否放棄“美國夢”,而是如何修復它。其所代表的富裕、繁榮和背後的精神內涵,都值得正在發展中的國家去學習和借鑒。[詳細]
橫跨歐亞兩大洲的俄羅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在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替作用下,成為一個具有特殊的雙重矛盾性質的國家。俄羅斯,屬於東方,還是西方?[詳細]
理性的德國沉穩、嚴謹;激情的德國把國家與榮譽看得無比崇高。在短暫的統一歷史中,德國國內一直在按照自身認為正確思路審慎前行。[詳細]
無論這些邪教吹得有多神,不變的是他們控製成員,瘋狂斂財的本質。但只要看清他們的本質,相信正常的信仰是教人向善的,就不會被他們迷惑。[詳細]
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很奇異和獨特的民族,他們一手捧著柔美秀麗的菊花,一手提著鋒利的刀劍,總是神情緊張地聳立在地球之顛。[詳細]
擅長政治平衡手腕的安倍晉三如果再次上任,相信對中日關係而言不會是一件壞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