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評

561

央視網 > 新聞臺 > 評論頻道 > 央視網評

你我怎樣行動 中國就怎樣改變

本網評論員

相關:
    央視網評:2012年尾再談常識
    評論部年終策劃:2012我的中國夢

當我們在感慨發展沒有讓所有的人跟上時代腳步,大多數人熱衷沉浸在“被平均”等新鮮詞語時,有人已經在向貧困孩子提 供免費午餐了。鄧飛等民間人士共同發起的“免費午餐”計劃,從倡議到行動,起初半年多時間,就惠及湖南、廣西、貴州等省 區數萬名小學生,而後,國務院啟動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只要計劃落實,就可以惠及2600萬在校學生。由個體的倡議到 集體行動再到國家接手助推,我們可以看到公益行動蝴蝶效應的力量之大。

當我們在唏噓地溝油、毒膠囊、問題奶悄無聲息地蠶食著國人的健康時,同在一個互聯網,有人在編段子“空悲切”,有人 卻展現出了更實際的態度。2012年5月,復旦大學研究生吳恒創辦了“擲出窗外”網站,給人們提供了一個蒐羅各種食品安全問題 案例的平臺,並提供食品安全關鍵詞等查詢服務,雖然只是既有信息的再呈現,但吳恒是一個真正的行動者。

當日本“購島鬧劇”激發起國人的愛國情感時,有人裹挾了國人的愛國情懷,借著愛國的大旗做著“打砸搶”地泄私憤行為 ,有人卻舉起了善意的標語提醒開日本車的同胞繞行。理性的聲音和行動,有時會湮沒在非理性的一片狼藉之中,但那些聲音和 行動後來被證明才是國人關注的焦點,也起到了讓盲從者驚醒的作用。

發起大型公益行動,有人會説自己不是名人,沒有影響力;創辦警示食品安全問題的網站,有人會説,自己不具備那麼多的 時間和知識;在盲目“愛國”者中展現理性,有人會説,只不過是自己沒趕上對的契機。

不能否認,這些理由也合乎道理,我們中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在家庭、事業的悲歡和苦樂中前行,對自己的變化比整個國 家的變化要敏感得多。每個人都知道中國夢有我們一部分,但哪一部分屬於具體的我卻難以捉摸。當我們看到別人在媒體的聚光 燈下時,我們總覺得改變始終是那一小部分人的事情。

但我們往往忽視了一點,改變,並不是本身力所不及而為之所産生的奇跡,更多時候,變與不變,其實只是怎麼想和怎麼做 之別。無論是鄧飛、吳恒還是舉著牌子提醒同胞繞行的路人,他們都沒有做出超出自己能力的事,他們只是把常識變為信念,把 信念化為行動。

而我們經常將常識、信念和行動親手埋葬。我們都懼怕擔心食品安全,我們也知道它危害我們的健康,這是社會的常識,但 將恐懼變為習慣的我們,反而越來越麻木;我們都厭惡“送禮”、潛規則,但我們很少有人會指責在做手術前將紅包塞到醫生手 裏的行為;我們都知道社會中堅力量的年輕人不該沉湎于“公考”之中,但無數的我們都在擠破腦袋向裏擠。

有人説,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可是,我們卻不敢説你的所作所為就是在改變中國。當我們承認少數人的“壯舉” 在改變著中國、推動著她前行的同時,其實中國的“大股東”,大部分普通人經常在忘記常識、忽視信念、畏懼行動。改變,其實就是那麼簡單。真正的行動派,永遠不只是聚光燈下的少數人,而是堅守常識,秉持信念行動的你我他。

專欄作家

中日當建構關於戰爭的共同記憶

中日當建構關於戰爭的共同記憶

胡澎,史學博士,民盟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1997年畢業于日本富山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日本東洋文化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2004年5月獲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

安倍先生應持有自知之明

安倍先生應持有自知之明

馮昭奎,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1983年改行搞日本研究和國際問題研究。他的作品總是蘊含著一個道理:不懂科技,不懂辯證法,就不懂國際關係,不懂戰爭。

讓宅基地成為財産

讓宅基地成為財産

傅蔚岡,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的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財産法、城市化與政府監管。對中國的城市化和農地徵收制度有著獨到的見解,在學術刊物和公共媒體上發表了大量的文章。

更多更多非常識

第375期:孤有所養的中國難題

在官方難以提供足夠完善的孤兒福利救濟的情況下,是否給民間力量一個規範生長的空間和支持?問題是時代的符號,對問題的求解是對時代的注解。[詳細]

第374期:黃燈新規,習慣之爭非規則之爭

無論是司機還是行人,有太多的陋習需要去修正;有太多不完善的道路設施需要去修葺,車輪滾滾,文明不要被落在身後。[詳細]

第373期:中國夢:每個人豐滿的現實

要堅持推進改革,釋放個人的自由,讓更多人發展自己的夢想,中國的未來必定是“長風破浪會有時”。[詳細]

第372期:日本糾結的強者之路

日本一直仰視著它身旁所有的強者,從盛唐到歐美,從中華文明到工業科技。一路走來,大和民族時而謙卑恭謹,饑渴地學習一切新知只為讓自己變得更強;時而自大傲慢,以變強為圭臬,不斷擴張、征伐。[詳細]

第371期:美國夢:鴻鵠志遠 天道酬勤

“美國夢”已經成就了一個國家和無數國民。無論美國人如何討論它,都不是考慮是否放棄“美國夢”,而是如何修復它。其所代表的富裕、繁榮和背後的精神內涵,都值得正在發展中的國家去學習和借鑒。[詳細]

第370期:求索俄羅斯:東方還是西方?

橫跨歐亞兩大洲的俄羅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在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替作用下,成為一個具有特殊的雙重矛盾性質的國家。俄羅斯,屬於東方,還是西方?[詳細]

第369期:國家精神之:德國的理性與激情

理性的德國沉穩、嚴謹;激情的德國把國家與榮譽看得無比崇高。在短暫的統一歷史中,德國國內一直在按照自身認為正確思路審慎前行。[詳細]

第368期:末日邪教“全能神”

無論這些邪教吹得有多神,不變的是他們控製成員,瘋狂斂財的本質。但只要看清他們的本質,相信正常的信仰是教人向善的,就不會被他們迷惑。[詳細]

第367期:大和魂,糾結的強者之路

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很奇異和獨特的民族,他們一手捧著柔美秀麗的菊花,一手提著鋒利的刀劍,總是神情緊張地聳立在地球之顛。[詳細]

第366期:安倍晉三,不只是“右翼”

擅長政治平衡手腕的安倍晉三如果再次上任,相信對中日關係而言不會是一件壞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