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網2016年3月22日
-
央視網2016年3月18日
-
央視網2016年3月15日
-
央視網2016年3月14日
-
央視網2016年3月11日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22日下午在海南省三亞市歡迎來華出席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的泰國總理巴育、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撾總理通邢、緬甸副總統賽茂康和越南副總理范平明。在隨後的致辭中,李克強表示,一年多來,瀾湄合作機制從倡議一步一個腳印地變成現實,通過了合作概念文件,確定了政治安全、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社會人文三大支柱,以及互聯互通、産能、跨境經濟、水資源、農業和減貧五個優先合作方向,研提出近百個早期收穫項目。這表明,瀾湄六國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增進互信、加強合作、密切交流、推動發展,是順應時代潮流,合乎民心民意的,蘊藏著巨大的合作潛力。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我國古代曾有這麼一句話相思的詩句。如今,在南向的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同飲一江水”的命運正逐步落實為一個對次區域發展和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有著特別意義的合作機制——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下述簡稱“瀾湄合作機制”)。就在前些日子,應湄公河流域地方與國家政府的請求,我國通過雲南景洪水電站向湄公河下游進行緊急補水,大大地緩解了湄公河沿線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的嚴峻旱情,而這也被越南政府官員視為一個“高度合作的舉動”。
瀾湄流域國家山水相連、人文相親。然而,在瀾湄合作機制之前,瀾滄江-湄公河地區並沒有一個由地區國家主導的合作機制。現有的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GMS)由亞洲開發銀行主導,東盟-湄公河流域開發合作(AMBDC)和湄公河委員會(MRC)則是東盟框架下湄公河國家及東盟其他成員國間的次區域合作機制,並無中國的參與,對於次區域發展來説不具完備性。鋻於此,在東盟打造共同體和中國-東南亞國家合作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背景下,由泰國倡議、中國和湄公河其他四國積極響應的一個全新的次區域合作機制就此誕生。
瀾湄合作機制的倡議誕生在緬甸,彼時緬甸作為東盟輪值主席國,在2014年11月主持召開了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正是在此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表示:“為促進東盟次區域的發展,中方願積極響應泰方倡議,在10+1框架下探討建立瀾滄江-湄公河對話合作機制”。瀾湄合作機制倡議由此誕生,這直接實現了中國和湄公河五國共同主導地區次區域發展和建立新型合作機制的共同願望,成為中國-東盟國家打造命運共同體的又一鮮活例證。
瀾湄合作機制倡議提出後,中國和湄公河五國經過一年的精心準備和兩次高官會,于2015年11月12日在我國雲南西雙版納州景洪市舉行了主題為“同飲一江水 命運緊相連”的瀾滄江-湄公河首次外長會議。在中國與泰國外長的共同推動下,會議宣佈瀾湄合作機制正式啟動,並以《新聞聯合公報》的形式強調中國和老撾、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六國將加強次區域發展合作。2016年2月24日,由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和泰國高官共同主持的瀾湄合作第三次高官會在我國海南三亞舉行,為首次領導人會議做好準備,並重點商討了領導人會議的安排與相關成果文件。而根據媒體報道,湄公河五國將與中國領導人一起通過三項重要文件,一是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的三亞聲明書,二是瀾湄國家間生産能力合作聯合聲明書,三是瀾湄高效率合作計劃。以此,瀾湄合作無疑將引領中國和湄公河五國次區域合作再上新臺階。(作者葛紅亮係察哈爾學會研究員,供職于廣西民大東盟研究中心)
央視網2016年3月22日
央視網2016年3月18日
央視網2016年3月15日
央視網2016年3月14日
央視網2016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