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十三五” 打贏脫貧仗

特約評論員楊飛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出,要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創新扶貧工作機制和模式,採取超常規措施,加大扶貧攻堅力度,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談不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團參加審議時就曾談及十八洞村精準扶貧問題,在參加青海團審議時更是明確強調“十三五”時期是脫貧攻堅啃硬骨頭、攻城拔寨的時期,必須橫下一條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緊進度,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牧區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

  扶貧開發,精準為基。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與以往粗放式扶貧相比,精準扶貧作為一種精準到人精準到戶的新的扶貧模式,已經實現了從業務工作到具體工作的轉變。這種新的扶貧模式能夠把嚴的要求、實的舉措落下去,落到具體人頭、具體項目、具體措施中,“集中力量辦大事”,實現“真扶貧、扶真貧”,最終達到“應保盡保、應幫盡幫、破除窮根”的目的和效果。

  扶貧開發,教育為先。扶貧必先扶智,不讓貧困家庭的孩子輸在成長“起點”,既是守住“保基本”民生底線、推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公正的有力措施,也是增強貧困地區發展後勁、縮小城鄉和區域差距的有效途徑。“十三五”期間,要實現共享發展,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就必須借教育之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使貧困地區的孩子絕不輸在起跑線上,也讓貧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

  扶貧開發,治本為魂。扶貧開發不能“一陣風”。“輸血式扶貧”、“救濟式扶貧”都拔不了窮根,很容易就會造成群眾“脫貧不久重又返貧”的怪相。只有找準“藥方”,才能拔掉窮根實現精準脫貧。就産業扶貧來説,其已成為跳出“越扶越貧”怪圈、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必然選擇。有鋻於此,在扶貧攻堅中就必須採取有效措施,把貧困戶、貧困村、貧困地區融入到産業發展中去,實現可持續脫貧。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目前中國仍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攻堅任務不可謂不艱巨。“十三五”已經開局,我們應守住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用好扶貧考核“指揮棒”,實現由“漫灌”到“滴灌”、“概略”到“精準”、“輸血”到“造血”的轉變,不斷增強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緊進度,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央視網新聞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網絡新聞聯播”,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更多精彩請關注各大微博平臺@網絡新聞聯播 ,@央視網新聞 。

網友立場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下載央視新聞客戶端

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