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平:短帽輕衫烏鎮行 一枝一葉總關情

國平

2005年8月3日,時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習近平到烏鎮調研,時任烏鎮古鎮保護與旅遊開發管委會主任陳向宏彙報古鎮情況。圖/徐建榮 攝

  千年烏鎮,水韻流光,水鄉溢彩。隨著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召開,嘉賓貴客在這裡駐足流連,訝異於這裡的小橋流水、粉墻黛瓦,如此透骨地詮釋著文化的底蘊,忘情地演繹著美的傳奇,令人有如醉如癡樂而忘歸之感。人們禁不住追問,這人間絕美的烏鎮從哪來?

  烏鎮從吳越的歷史中來,然而如此美輪美奐的烏鎮卻又不只源自歷史。僅僅在幾十年前,這裡還流傳著一句口頭禪"車子跳,烏鎮到"。這裡曾是桐鄉最後一個通公路的鄉鎮,直到1992年烏鎮北柵通江蘇省的公路才打通。烏鎮何以破繭成蝶?

  最近,一幅十年前的照片被媒體翻出。畫面上,其時主政浙江的習近平同志草帽遮顏,烈日當頭,汗透衣衫,正凝神靜氣目視前方,聆聽地方同志介紹情況。真可謂一圖勝千言,行基層察實情的關切之情溢於言表。原來,這是2005年8月3日,習近平同志第5次來到烏鎮,調研烏鎮發展。時任烏鎮古鎮保護與旅遊開發管理委員會主任的陳向宏説,習近平臨走時握著他的手,鼓勵他克服困難,堅持"以保護歷史遺産來開發旅遊"的發展理念不動搖。

  無疑,這只是一幅基層調研的普通工作照。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6年裏,至少先後5次到烏鎮調研,每次都反復強調要保護好烏鎮這一歷史文化遺産。可以説,正是習近平高瞻遠矚,嘔心瀝血,精心為千年古鎮設計了發展之路,才有烏鎮的傳奇今日。

  這樣的基層調研場景,也只是習近平同志工作經歷中的普通一幕。從1983年任正定縣委書記時,臨時在大街上擺桌子聽取老百姓意見的那幅正側耳傾聽老大娘説話的畫面;到1988年時任福建寧德地委書記時,下鄉調研和群眾一起參加勞動的那幅扛著鋤頭走在前頭的場景;再到1989年7月19日中午,到"地僻人難行"的"五無鄉鎮"結"草鞋親戚"的那次"異常艱苦、異常難忘"的調研,同樣是烈日當空,酷暑難耐,習近平頭戴草帽,汗透衣背,風塵僕僕。可以説,走基層、訪民情,為一方發展謀大計,為一方百姓謀福祉,是習近平同志工作的主線,百姓心、平民情貫穿始終。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一次演講中回首40多年來工作經歷,感慨"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最多",至今銘記"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的古語,令人感懷。

  短帽輕衫行基層,一枝一葉總關情。回望歷史,正是有一大批這樣優秀的共産黨人不忘基層、心繫百姓、為民謀福、勇擔重任,才有人民生活的顯著改變,才有祖國面貌的滄海桑田。(國平)

央視網新聞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網絡新聞聯播”,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更多精彩請關注各大微博平臺@網絡新聞聯播 ,@央視網新聞 。

網友立場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下載央視新聞客戶端

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