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生態文明 習近平和大家共守“綠水青山”

特約評論員鄭挺穎

  中國共産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的主要議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審議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26日,《人民日報》刊發《向著第一個百年目標邁進——寫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之際》一文。文章提出,“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是‘經濟要上臺階,生態文明也要上臺階’的發展,是‘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這意味著,發展不僅要講速度講效益,更需要在增長與保護、局部與整體、當前和長遠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十二五”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戰略高度,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一系列制度建設次序推進,出硬招、下重拳,環境治理成就斐然。

  眾所週知,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無論是在中央還是在地方工作期間,都對生態文明建設發表過許多重要論述,這些論述成為他關於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內容。

  2015年9月22日,習近平在西雅圖出席第三屆中美省州長論壇時指出,“中國正在制定‘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我們將著力實行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國正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這也是我們‘十三五’規劃的一個重點方向。”

  習近平強調“十三五”期間需要在十個領域取得“明顯突破”。其中一個領域就是生態文明建設。習近平要求,“科學佈局生産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紮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成為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

  有專家認為,要使中央提出源頭治理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思路落地,急需各級政府與社會、家庭與個人共同行動起來,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讓生態文明文化與價值教育進學校、進家庭、進企業、進機關,以文化的力量讓全社會的每個人參與到從我做起的生態文明建設中來。二是生態文明建設政府要&&、領導要&&、黨員要&&、家長要&&,以示範力量推動社會積極參與。三是要大力發展公眾參與的社會組織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四是要把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生態文明文化建設中。

  每個人都應在行動上知行合一、行勝於言。要從拒絕過度包裝,減少一次性産品消費,進行垃圾分類,購買節水節電環保産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多種一棵樹、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粒米、一張紙等小事、身邊事做起,積極參與少開一天車、光盤行動等環保公益行動。方興未艾的綠色消費革命,恰恰是連接環保理念與具體行動的結合點。

  借著“十三五”規劃的東風,我們可以期待:只要遵循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勠力同心、久久為功,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的美麗中國願景可期。(作者鄭挺穎係《環境與生活》雜誌執行副總編)

央視網新聞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網絡新聞聯播”,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更多精彩請關注各大微博平臺@網絡新聞聯播 ,@央視網新聞 。

網友立場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下載央視新聞客戶端

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