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夢想之光照進每個中國人心中

特約評論員黃葦町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10月26日至29日在京召開,而在媒體和網絡上出現的最頻繁、最密集的短句,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會議將研究制定的“十三五”規劃建議中的最大亮色,也是最能牽動人心的內容。已經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犧牲奮鬥了近百年的中國共産黨人,以及億萬人民群眾,還從來沒有感到夢想和現實之間會如此接近。

    習近平同志提出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鼓舞和激勵了我們老中青三代人的重大精神動力。三年來,儘管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還有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但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卻一點也沒有放慢。中國不僅已經是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第一貨物貿易大國,世界第二研發投資大國,高鐵營業里程穩居世界第一,跨越關山萬重、朝發夕至,已不是神話中的故事。與此同時,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續跑贏GDP,人均國內生産總值邁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這一切都為我們“衝刺”“十三五”,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後的十里路,道路會更崎嶇,任務也會更艱巨,更考驗我們的耐力、決心和智慧。我國人均收入增長很快,但平均數增長的背後是收入差距的擴大,問題也非常突出。特別是我國目前還存在7000多萬貧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短板。“十三五”時期,我們要採取更精準的扶貧行動,堅持因人因地、因貧困原因、因貧困類型施策,努力實現不讓一個人掉隊的全面小康。還有老百姓關心的就業、教育、醫療、棚改、社會保障等方面工作,也都要向全面小康的標準看齊。在這裡,著眼“雙中高”,實現“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在經濟上繼續做大做強非常重要。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鑰匙,而實現大眾創新、萬眾創新,是實現“雙中高”的重要引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事業,是人民群眾自己的事業,我們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扎紮實實地幹事創業上來,集中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來,黨和政府也要通過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政策創新,努力為人們搭建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平臺,使他們能在親手實現夢想的過程中也實現最大的人生價值。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嚴治黨是根本,深化改革是動力,民主法治是保障,“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要貫穿于“十三五”的全過程中。(作者黃葦町係《求是》雜誌研究員)

央視網新聞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網絡新聞聯播”,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更多精彩請關注各大微博平臺@網絡新聞聯播 ,@央視網新聞 。

網友立場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下載央視新聞客戶端

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