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低碳經濟選擇 彰顯命運共同體意識

特約評論員董小君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日前審議通過了《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關於開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的試點方案》《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等文件,表明了中央在加強生態建設方面的決心和信心,釋放出明確的政策信號和制度導向。

  要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就必須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在低碳經濟的語境下,中國公共政策的選擇,要從政策端、生産端、消費端進行全面的設計。

  從政策端看,主要是從“經濟減速、結構減排、管理節能、工程節能和技術減排”五個方面進行規劃和設計。

  低碳轉型,須以“經濟高速增長向中低速增長轉型”為前提。對於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中大國來説,經濟增長速度是取得一切成就的重要基礎。但歷史經驗證明,經濟長期過快增長,是阻滯産業結構調整、産業結構優化和升級的一個最重要因素。據測算,如果要實現202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15%的目標,經濟增長速度還要再低,只能是6%。

  在結構減排方面,重點是調整産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我們應該把解決PM2.5作為調結構、轉方式的一個機遇。在産業結構上,要做好“加減法”。“加”是指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包括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減”是指壓縮高耗能産業(鋼鐵、有色、煤炭、電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紡織、造紙等)。在能源結構上,要抓好兩頭:一方面,在傳統化石能源中,要提高天然氣比重;另一方面,在整個能源結構中,要提高清潔能源比重。為此,我國將推行“一挂雙控”措施——“將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挂鉤,對高耗能産業和産能過剩行業實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強約束”。天然氣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差不多是煤的一半,在未來發展中,應以天然氣為主進行能源結構調整。

  管理節能方面,包括法律和行政等各種手段。在工業、建築、交通運輸、消費領域全面加強用能管理。以城市亮化工程為例,現在各地政府都大量搞城市亮化工程。亮化工程和照明工程不同,照明必須要有,但過度的城市亮化工程卻對能源是巨大的浪費。現在幾乎每一個縣城,每一個城鎮都在搞亮化工程,我們要認真想想這消耗了多少電。

  工程節能方面。解決好環境問題,沒有基礎設施是絕對不行的,比如污水治理和垃圾處理,如果沒有設施,光靠管理,肯定解決不了問題。

  技術減排。可以説,沒有落後的産業,只有落後的技術。當務之急是要提高技術門檻,提高排放標準,清潔生産是必須的。低碳技術能引領能源利用方式的轉變。發展低碳經濟,就是要徹底改變以化石能源為主的全球能源利用的結構,而低碳技術則是實現低碳化發展的關鍵手段。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低碳技術研發。第一類是對傳統化石能源清潔使用技術。第二類是碳捕集與封存(CCS)技術。英國政府2015年5月15日宣佈,擬在蘇格蘭地區建一座電站,結合先進的碳捕集與封存技術,通過陸地管道和海底管道輸送到北海水下2公里處永久封存,可捕獲並永久封存90%的二氧化碳,實現真正的低碳發電。中國也在CCS領域投入了不少資源進行開發。第三類是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技術,比如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

  從生産端看,企業應該是環境治理的重要主體。企業是現代市場經濟的主體之一,同時是破壞生態環境的污染源之一,工業污染是我國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佔全部污染負荷的70%以上,其中“兩高型”(“高耗能、高污染”)企業佔了90%以上。企業作為市場經濟主體,儘管有承擔環境保護的責任,但從成本-收益平衡考慮,企業追逐利潤最大化。這就需要一個機制,讓外在壓力變成內在動力,使污染環境控制由“要我做”變成“我要做”。對於企業來説,控制排放有兩個途徑:一是減,一是吸。“減”很難,“吸”還有很大空間去做。可以在制度設置上,讓企業建立兩個賬戶:碳匯賬戶(正外部性)、碳排放賬戶(負外部性),二者可抵消。

  從消費端看,在城市生態環境治理中要引入利益相關者概念。所有的利益相關者在從城市生態環境中得到收益的同時,也必須為城市生態環境承擔相應的責任。環境管理應從單純的政府管理走向全社會的環境共治模式,達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合作。

  目前,發展低碳經濟已成世界各國共識。“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絡、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裏,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裏,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2013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世界傳遞對人類文明走向的中國判斷。而中國加快推進低碳發展,既是維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選擇,也是建設宜居低碳家園的內在要求。(作者是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博士生導師)

央視網新聞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網絡新聞聯播”,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更多精彩請關注各大微博平臺@網絡新聞聯播 ,@央視網新聞 。

網友立場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下載央視新聞客戶端

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