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中歐産能合作助推全球復蘇

特約評論員陳新

  正在歐洲訪問的李克強總理積極倡導國際産能合作。李克強29日在中歐工商峰會上指出:開展國際産能合作,發展中國家可以以較低的成本、較快的速度提升發展水平,處於工業化中端的中國可以促進産業升級,處於工業化高端和後工業化階段的發達國家也可以拓展國際市場,全球産業鏈的上中下游都得到發展進步的機遇,是一舉多得、三方共贏之舉。李克強還在法國《費加羅報》發表署名文章,表示期待中法在民用核能、聯合開發第三方市場等領域深化合作。

  今年是中歐建交40週年。回顧過去的40年,中歐經貿關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75年,中國與歐共體建交元年,中歐之間的貿易量僅為23億美元,而2014年中歐雙邊貿易已突破6100億美元。歐盟已經連續11年成為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而中國則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中歐在投資領域的合作更是為雙方的繁榮和發展增添了動力。例如1980年代德國的汽車製造業率先來到中國投資設廠,德國企業從持續增長的中國汽車市場中不斷壯大。同樣,中國企業近年來也走向歐洲,投資歐洲的汽車製造業。中歐雙方都從相互投資中獲益,歐盟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技術來源地,與此同時,中國對歐投資雖然起步晚,但投資額和投資項目在迅速上升。

  跨越40年之後,中歐關係逐步醞釀並形成了全面性、戰略性、穩定性等特徵。中歐在經貿領域的合作也在不斷深化。製造業、基礎設施、電信標準、電子商務等領域成為中歐雙方深化戰略合作的重點領域。

  中歐在製造業的合作已經超越了産成品的範疇。全球價值鏈的發展促進了中歐貿易的不斷提升。如今,中歐貿易的一半以上都是半成品和中間件。全球價值鏈進一步增強了中歐雙方在各自領域的競爭力,為各自的經濟增長和就業做出了貢獻。“中國製造2025”的發佈為進一步促進中歐雙方在製造業方面的合作提供了助推器。

  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成為中歐合作的新亮點。中國于2015年春季發佈了“一帶一路”倡議,基礎設施領域的産能合作是主要抓手之一。歐委會主席容克在2014年底就任之初就提出“容克投資計劃”,寄希望於通過210億的歐盟資金來吸引私人和社會資金加大對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投資,進而撬動高達3120億歐元的投資。中歐雙方共同關注基礎設施領域有助於進行政策對接,為各自的經濟增長帶來新的活力和機遇。而中國與歐盟這兩個總量超過30萬億美元的經濟體的深度合作,勢必會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強大的新動力。

  中歐在電信領域的合作將帶來新的經濟增長潛力。歐盟的GSM標準為中國的第一代無線通訊系統提供了技術來源,此後中歐在無線通訊方面的合作不斷深化。如果中歐在第5代無線通訊標準(5G)方面開展合作,共同打造覆蓋歐洲和亞洲的5G市場,這無疑會給中歐雙方的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增長潛力。

  高速互聯網的發展為電子商務帶來勃勃生機。歐洲正在推進單一數字市場建設,而中國依靠龐大的國內市場在電子商務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走出了中國特色的電子商務之路。中歐如果能夠借高速互聯網的東風,加強在電子商務以及跨境電子商務貿易方面的合作,定將開發出新的商機,為擴大中歐經貿關係發展增添新的支柱。(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經濟室主任、研究員)

央視網新聞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網絡新聞聯播”,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更多精彩請關注各大微博平臺@網絡新聞聯播 ,@央視網新聞 。

網友立場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下載央視新聞客戶端

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