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英雄,就是在尊重我們自己

特約評論員楊飛

  在即將迎來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日之際,“邱少雲在烈火中捐軀是半生不熟的烤肉”、“黃繼光堵槍眼不合理”、“董存瑞炸碉堡係虛構”、“劉胡蘭精神有問題”等言論卻在網絡上不斷被炒作。新華社從走訪英雄曾經服役的老部隊、戰友和親屬入手,大量收集英雄身邊人對英雄的評價,最客觀地還原了英雄的本來面貌,真實再現了戰火硝煙背後激情燃燒的歲月,獲得了民眾的強烈支持。

  英雄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脊梁,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標桿。古往今來,一切民族和國家都會重視自己的歷史,都會善待自己的民族英雄。但令人遺憾的是,在社會發展腳步不斷向前之時,在生活水平獲得提高之際,革命英雄遭到肆意調侃、抹黑、詆毀、質疑的言論卻在互聯網甚囂塵上,一些編造的言論或虛構的故事都指向英雄人物或英雄事跡的合理性與真實性,在網絡上颳起陣陣歪風。

  從炒作雷鋒的初戀女友到惡搞短片《閃閃的紅星之潘冬子參賽記》,娛樂至上的價值觀、圍觀成癮的癖好,使得許許多多人們熟知的歷史英雄人物一再被調侃醜化。英雄不應該是我們的笑柄,而應是我們學習的典範;一個社會不能只有觸目的“底線”,而沒有仰望的“天線”。若我們沉迷于對英雄的惡搞,到頭來社會就會越來越向利己主義、實用主義發展,正能量風向標就將消失不再。

  時下,歷史虛無主義在個別人的心裏很有市場。他們以“客觀”、“公正”的面貌出現,打著“思想解放”、“理論創新”等旗號肆意糟蹋、歪曲歷史。從詆毀新中國偉大成就發展到否定中國革命的歷史必然性,從刻意渲染少數國人不文明行為發展到否定五千年中華文明,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欲亡其國,先滅其史”。作為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和智慧寶庫,歷史的本來面目一旦被顛倒醜化,後果簡直不寒而慄。

  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著自己的英雄。中華民族也正是因為無數英雄人格和精神的延續傳承,才有了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歷史。這些為國家和人民事業做出重大犧牲的優秀兒女,完全稱得上“國之長城”、“民之棟樑”,理應受到國家和民族的尊重與禮遇。故而顛覆英雄、消解崇高、解構歷史不僅不能獲得人民的支持,反而會遭到群眾的不齒和唾棄,對詆毀者本身也是一種辛辣的諷刺。

  在如此語境下,正歷史本也就是正英雄名、正民族魂、正國家骨。新華社近期所做的大量工作是消除歷史困惑、澄清歷史事實的一劑良藥。也唯有如此,才能讓革命英雄成為我們心中永遠不變的信仰,讓革命英雄的光輝指引華夏兒女奮勇前行,重塑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不懂歷史的民族沒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沒有魂。作為一個有血性的中國人,首先必須熱愛自己的祖國,尊重自己的英雄,必須正確對待民族的歷史。一個不尊重歷史不尊崇英雄的民族是喪失底線的民族,也是沒有希望的民族。而今,在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日的腳步走近之際,我們每個人更應該對英雄和歷史保持尊崇、尊重的態度。只有這樣,我們的民族才有靈根,我們的英雄才會含笑九泉。

央視網新聞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網絡新聞聯播”,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更多精彩請關注各大微博平臺@網絡新聞聯播 ,@央視網新聞 。

網友立場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下載央視新聞客戶端

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