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該如何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

特約評論員王傳濤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不過,如果問一句,你聞到端午節的味道了嗎?相信許多人的回答是否定的。或許是因為工作生活的忙碌,或許是因為同期有一個有親情意義的洋節“父親節”的重合,抑或是設立小長假的本意只是鼓勵旅遊、擴大內需、刺激消費……不過,不管是何種原因,可以確定的是,端午節並沒有表現出與“三大傳統節日”名號(春節、端午、中秋)相匹配的社會文化氣息。

  眾所週知,端午節是我國傳統民俗文化內容最多的大節之一。端午節迄今已有2500餘年歷史,它由驅毒避邪的節令習俗衍生出各地豐富多彩的祭祀、遊藝、保健等民間活動,主要有祭祀屈原、紀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賽龍舟等。同時,各地活動風俗又因為風土人情因素各有不同。

  可是,如果將上述習俗具化到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身上,恐怕多數只會剩下吃幾口粽子、看電視聽專家介紹端午文化這些簡單的形式了。不必諱言,近些年來在現實之中,端午節的文化內涵與文化習俗多多少少有些被遺忘的趨勢,而如何在新時期保護和傳承我們重要節日裏的傳統文化,顯然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課題。

  一個需要正視的現象是,按照美國學者亨廷頓創立的“文明的衝突”理論,我國正遭受著大量洋節的入侵。當然了,洋節入侵本是全球化與我國改革開放的一個必然現象,也是世界文化大融合的結果。但是,傳統節日本身的文化內涵被慢慢遺忘,而那些帶有濃重商業氣息、更加時髦的洋節就必然會在廣大公眾心目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週而复始,傳統節日也必然會在價值認同上慢慢式微。

  前些年,廣大國人怒斥韓國人搶走了端午節,原因是在2005年,韓國成功申報“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不過需要注意的是,4年之後,也就是在2009年,我國也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端午節”才是正宗的——由湖北秭歸縣的“屈原故里端午習俗”、黃石市的“西塞神舟會”及湖南汨羅市的“汨羅江畔端午習俗”、江蘇蘇州市的“蘇州端午習俗”四部分內容打包共同成功申遺。據了解,“端午申遺”成功是中國傳統節日首次躋身世界非遺名錄。

  需要説明的是,申遺成功不是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的終點。申遺的目的是為了引起整個社會包括全世界的關注和重視,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更好的傳承與保護。申遺的目的不應該是和韓國的“江陵端午祭”比拼誰是正宗,亦不是文化層面的政績工程。申遺成功之後,各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還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保護屬於端午節的習俗及文化。

  筆者認為,這不僅要求政府相關部門針對端午節等開展一些有意義、有影響力的社會活動,還要加大對文化産業尤其是能夠代表傳統文化的文化産業的政策支持,更要活學活用“經濟搭臺,文化唱戲”。只有這樣,傳統文化才會更有生命力。同時,作為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個體,也都應該呵護好自己的傳統節日與習俗,自覺抑制娛樂和商業氣息過重的洋節入侵。只有這樣,我們的傳統文化才可能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應該説,繼承並保護好諸如端午節等傳統節日所蘊藏的傳統文化,不僅關係到一個節日的社會認同,更關係到建設文化強國目標和民族復興偉大目標能否實現。

央視網新聞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網絡新聞聯播”,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更多精彩請關注各大微博平臺@網絡新聞聯播 ,@央視網新聞 。

網友立場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下載央視新聞客戶端

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