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中日關係,需激發民間力量

特約評論員馮昭奎

  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23日在人民大會堂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會併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間,中日關係前途掌握在兩國人民手裏。中國政府支持兩國民間交流,鼓勵兩國各界人士特別是年輕一代踴躍投身中日友好事業,期待兩國青年堅定友好信念,積極採取行動,不斷播撒友誼的種子,讓中日友好長成大樹、長成茂密的森林,讓中日兩國人民友好世世代代延續下去。

  辯證法認為,矛盾雙方既具有鬥爭性又具有同一性。就中日矛盾而言,在正常情況下(除去戰爭和相互隔絕狀態),矛盾雙方的鬥爭性主要體現在官方層面,而矛盾雙方的同一性主要體現在民間層面。在兩千年中日關係史中,無論兩國在官方層面的鬥爭如何激烈,中日民間交流都不曾中斷過,特別是在中日兩國官方關係出現困難的時候,中日民間交流顯示出頑強的自身動力和生命力,在中日社會之間形成強固的“同一性紐帶”,依靠社會力量來填補官方關係的“蒼白”和“空白”。

  當中日關係不確定性依然使盼望兩國關係好起來的人們感到困惑的時候,我們應該相信中日關係能否改善,既需要兩國政治領導人的互信互動,也需要通過激發民間的力量、文化的力量、互聯網的力量,讓兩國關係改善進程繼續前行。

  在討論民間交流對中日關係所起的作用時,人們往往會想到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民間交流超越官方關係對推動中日復交發揮過十分重要的作用,留下了“以民促官”的佳話。但是,如果仔細回顧那段歷史,不難發現當時在中日人員往來幾乎隔絕的狀態下,想要通過民間交流來促進兩國官方關係發展談何容易!事實恰恰是,先有了“以官促民”,之後才有所謂“以民促官”。一個典型例子是:在1956年5至7月,由梅蘭芳率領的中國京劇代表團訪日,成為戰後中日民間交流的一場“破冰之旅”。然而,最初梅蘭芳本人很不願意訪日,因為他曾在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拒絕演出,“蓄鬚明志,息影舞臺”。當周恩來總理得知梅蘭芳不肯訪日之後,就派人到梅蘭芳家裏進行“動員”,然而幾次派人勸説無果,周恩來便親自請梅蘭芳和著名作家老舍等人一起吃飯,席間,周恩來説,中日兩國人民交往,和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是有根本區別的,並鼓勵梅蘭芳説:“你去一定會引起轟動。讓日本人民也看看中國的文化。只有你去最合適,這樣才能促進中日兩國人民的民間往來。”

  這個例子説明,為了推動中日關係發展,中日兩國政府應努力維護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交往,著眼長遠,加大投入,積極推進教育、文化、科技、學術、地方、媒體、青少年等各領域交流合作,努力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特別是恢復和擴大中日學生赴對方國家的“修學旅行”,吸引兩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中日民間友好交流的行列中來。

  同樣,中日民間交流也離不開地方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地方是中日兩國合作最基層、最務實的層面,是兩國合作成果惠及民生的最前沿。根深則本固,中日關係發展需要紮根地方、依靠地方、惠及地方。迄今中日兩國已經建立了三百多對友好城市,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日兩國地方政府和各地民眾之間的交流十分頻繁,合作領域涵蓋方方面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人脈,這些都是今後推進中日地方交流和民間交流可資利用的寶貴“資産”。(作者是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

央視網新聞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網絡新聞聯播”,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更多精彩請關注各大微博平臺@網絡新聞聯播 ,@央視網新聞 。

網友立場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下載央視新聞客戶端

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