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暴力,一種有待驅散的“霧霾”

特約評論員鄧海建

  在“互聯網+”時代,網絡已經融入了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還是數字更為直觀——中國迄今已經有6.49億網民,超過5億的智慧手機用戶。截至2014年6月,我國域名總數增至1915萬個,相比2013年底增速為3.9%,網站數量為273萬個。4G等通訊技術的進步,智慧芯片的廣泛應用,讓“公民即網民”時代正闊步走來。

  不過,如同塵世生活中的霧霾一樣,在喧囂的互聯網上,各種暴力及霸淩現象已成為網絡公共生活中的陰影,挑戰著公序良俗,消解著公平正義。稍有不慎,暴力之火可能蔓延至每個人身上。譬如所謂“史上最毒後媽”事件,貼文稱被虐女童被後媽“打得口吐鮮血,背部六塊脊椎骨基本被打斷”,配發的圖片也是鮮血淋漓。層層轉貼後,標題升級為《史上最惡毒的後媽暴打六歲女兒》。事實呢?六歲女孩吐血只是患病所致,並非後母所為。不過,斷章取義的傳播、煽風點火的言論,以及無往不利的“人肉搜索”,給當事人造成了難以撫平的創傷。人潮散去,誰人為之擔責?

  網絡暴力,時常以淩厲而澎湃的惡毒輿論演繹著“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的魔力。它往往表現為三種類型:一是對未經證實或已經證實的公共事件,發表具有傷害性、侮辱性和煽動性的失實言論;二是無節操、無底線地挖掘新聞當事人的個人隱私,甚至“株連”親朋家人;三是線上線下直接對當事人及其親友的正常生活進行行動和言論侵擾,致使其人身權利受損等。網絡暴力之所以傷害巨大,一陣妖風、片甲不留,恰恰在於互聯網作為自由平臺,發言成本低、聯合成本低、殺傷半徑大——既不用負責,又宣泄情緒,於是,傷人于無形的網絡暴力,成了公共事件中的“常客”。

  從貧富懸殊到階層分化,從利益失調到娛樂至死……轉型期的中國,似乎給網絡暴力提供了絕佳的“表演時機”。於是,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網絡暴力頭也不回,將真相與秩序甩在身後,極速狂飆。投機者利用網絡暴力氤氳出的“恥辱文化”,炒作熱點,渲染黑暗,在點擊率經濟中盆滿缽滿。也許今天,人人是暴力氛圍的加速器,而遲早有一天,人人都要為失范的網絡世界,支付混沌的代價與成本。畢竟,從來暴力的狂歡,都不外乎零和博弈:傷害越大,重建越難。

  近年來,世界對網絡暴力的反思從未止步。譬如,匿名網絡社交應用Secret關閉後,科技雜誌《連線》曾發表評論稱,網絡上匿名會把人變成徹頭徹尾的混蛋,無論是從商業角度還是從道德角度看,這款産品都不可能長久。毀滅性的屈辱,非理性的暴力,不過是慾望的“紅燈區”,而網絡一旦被這種情緒與現象所裹挾,終究會成為威脅網民正常呼吸的“霧霾”。

  遠離網絡暴力,靠法治,靠自律。還互聯網清朗空間,網絡“霧霾”就該滌蕩開去!

央視網新聞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網絡新聞聯播”,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更多精彩請關注各大微博平臺@網絡新聞聯播 ,@央視網新聞 。

網友立場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下載央視新聞客戶端

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