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改拉高民眾“獲得感”

特約評論員楊飛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更何況新常態下中國經濟雖然增速放緩,但卻有著很大的發展潛力,若能通過全面深化改革解決一些結構性矛盾,進一步打破機制體制束縛,也必然能夠釋放出這種潛力,進而拉動經濟增長。從這個角度來説,全面深化改革已經成為了中國航船破浪前行的動力引擎。

  事實上,自十八屆三中全會後,全面深化改革也確實已經成為了黨和政府的頭等大事。在過去的2014年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確定的80個重點改革任務就已經基本完成。只是隨著改革逐漸步入“深水區”,深層次體制機制弊端和既得利益阻礙也愈發凸顯。對此習近平就曾強調,要處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的關係,突破“中梗阻”,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當然,要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首先就倒逼著我們要敢於打破體制機制的束縛、思想觀念的障礙,在更廣層面將改革推向前進。這是因為,解放思想是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金鑰匙”,深化改革的歷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深化改革的過程也就是思想大解放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要敢想敢幹,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一張藍圖抓到底,不斷深化對改革規律的認識。

  要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還需要解決改革的依靠力量問題。其實,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當仁不讓的主角。只有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推進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改革方案充分地集民智、順民意,使民眾享受到更多的改革紅利,才能凝聚改革共識,將十三億民眾力量匯聚成一股不可抗拒的改革洪流,最終啃下改革“硬骨頭”。

  最為關鍵的就是,全面深化改革要想取得成功還必須在“落實”二字上下功夫。這是因為,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改革若是空有藍圖沒有行動到頭來當然還是白搭。習近平總書記就曾明確指出:“不僅要重視改革施工方案質量,更要考核驗收改革竣工結果,沒有完成或完成不到位的要問責”。有鋻於此,要想將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就必須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各項改革措施的落實。

  改革無止境,發展無極限。如今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我們更應增強改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積極穩妥地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想方設法拉高民眾的“獲得感”。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全國“兩會”召開,若13億炎黃子孫能夠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神不斷破解改革道路上遇到的各種難題,就必能助推全面深化改革的航船駛向更深的港灣。

央視網新聞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網絡新聞聯播”,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更多精彩請關注各大微博平臺@網絡新聞聯播 ,@央視網新聞 。

網友立場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下載央視新聞客戶端

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