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春晚,讓“快閃”文化與世界互通

特約評論員洛泓

  發源於互聯網時代的央視網絡春晚,今年已經是第五屆了;從2011年首屆開始,每年都獨具一格,有新的形式與內容加入,新媒體元素得以充分展現。網絡熱點、微博內容、微電影、短信和微博的現場互動成為晚會的核心部分。沒有升降舞臺,沒有夢幻燈光,沒有華衣錦服,沒有明星大腕,在電視進入所謂大片化的時代,央視網絡春晚尤顯樸實而雋永。

  2015年CCTV網絡春晚也已經與觀眾見面,播出後網友點讚聲不斷,貫穿整場晚會的“快閃”更是讓人眼前一亮,直呼精彩。

  “快閃”近幾年來在國際上頗為流行,參與者通過網絡等新媒體方式隨機約定時間、地點,舉辦引人注目的活動,活動結束後迅速走人,“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這種帶有後現代意味和街頭藝術色彩的行為,本來很難讓人把它跟春晚聯絡起來。但網絡春晚讓兩者實現了絕妙的嫁接,而且收效甚好。

  網絡春晚“快閃”地點的選取可謂穿梭古今、超越國界。在曲阜的千年孔廟殿前,白舉綱等90後明星與60名學子身著漢服,共同完成古老的成人禮儀式,與觀眾一同感受中華千年禮儀之邦的莊嚴持重;在西安的南城墻下,fresh極客少年團與遊客一同觀賞了倣古開城門儀式,衣冠赫奕、氣勢恢宏的列隊再現了盛唐長安的千年古韻;2014年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召開,“奧運女孩”林妙可帶著觀眾一路看遍花鼓戲、藍印花布、搖櫓船、長街宴……

  非洲的肯尼亞、中東的阿聯酋迪拜、大洋洲的悉尼與北美洲的洛杉磯等十大地點也出現了春晚“快閃”的身影,真正實現了“全球網友盛大狂歡”。這一刻,春節的喜慶氣氛跨越種族與文化的藩籬,跨越了時間與空間的界限。網絡春晚打造出的全世界共慶、共享中國年的祥和氛圍,彰顯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恢宏氣韻,展示了家國天下、世界一家的大愛情懷。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在傳承中華美學精神的同時更要積極與國際接軌,將中西文化融會貫通,才能更好地弘揚中華文化,這也是網絡春晚始終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創作的源動力。“快閃”興起于國外,中國獨具特色的文化為其注入了新的內核。當《甜蜜蜜》、《在那遙遠的地方》等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在異國他鄉的街上響起,路過的外國友人不免紛紛駐足觀看,中國的優秀文化也得以傳播。

  “快閃”還讓普通群眾能最大程度的參與到春晚中來,由觀眾成為演員。去年年末,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就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春節是全體中國人民的節日,隨著網絡的發展,群眾不僅是春晚的觀眾,看客,更是演員,能親身參與其中。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産生於國外互聯網的“快閃”,給網絡春晚增添了一些國際范兒,讓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更好的接軌和互通。

央視網新聞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網絡新聞聯播”,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更多精彩請關注各大微博平臺@網絡新聞聯播 ,@央視網新聞 。

網友立場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下載央視新聞客戶端

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