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來論:“剛需”沒走,“恐慌需”又來了

發佈時間:2012年11月19日 19: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鄧海建

       18日,國家統計局發佈“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其中價格上漲城市有35個。在價格上漲的城市中,一線城市有漲幅擴大的趨勢。業內人士表示,應防止因價格波動而引發的恐慌性需求集中入市帶動市場升溫。

       今天,十年房奴終得鹹魚翻身,但更多房奴可能要重蹈“壓力山大”的宿命——儘管持幣或蝸居的還在等待著房價著陸的那天,但不得不承認,經過一段“低空俯衝”的中國樓市,除了鄂爾多斯或溫州,大多城市已經又開始了緩慢升空的進程。從10月份70大中城市房價數據可以看出,一線城市中,北京、廣州和深圳的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分別上漲了0.3%、0.4%和0.4%;二手住宅銷售價格方面上海、廣州、深圳分別上漲了0.2%、0.4%、0.4%。環比指標連續5個月全面上漲、新建住宅的價格上漲幅度明顯超過二手房住宅,這些核心數據無不説明:想買低價房的宜居夢,似乎又將漸行漸遠。

       11月12日,住建部部長姜偉新在十八大期間的記者會上表示,當前的房地産市場調控政策“現在還沒想放鬆”。然而,除了核心的限購等政策余威尚在,更多“喊話式”調控已經在地方新政的“太極推手”中虛化。中原地産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已經有武漢、廣州、重慶、貴陽、鎮江等超過40個城市調整了當地的公積金政策,內容涉及提升額度、省內異地互貸等。當此般博弈落地為民間看空宏調的依據,結果就是“春江水暖‘開發商’先知”:一是有數據顯示,截至10月,年內全國主要54個城市新建住宅合計簽約套數為215.78萬套,已經提前2個月超過了2011年這54個城市總簽約量;二是近兩月土地價格及溢價率均有所上漲,保利、招商等大型上市房企近期在全國市場內頻繁拿地以佈局全國。

       魯迅先生説過“辱罵和恐嚇絕不是戰鬥”,這話拿到樓市再是經典不過。一者,數據利好絕不等同於價格利好。樓市數據紛繁複雜,同比、環比、庫存、增速……但問題是,即便“庫存”一説,誰能説得清究竟是開發商捂盤惜售還是真的砸在手裏賣不出?對民眾來説,也許“股市看大勢、樓市看小區”更符合生活感受。二者,樓市宏調的這些年,“儲備政策”一説越來越類似于“狼來了”,其威脅效果漸次邊際遞減,在“房産稅試點究竟成效幾何”眾説紛紜的語境下,更趨於共識的姿態是“短期內出臺新調控政策的幾率不大”,既然土地供應和稅金等核心層面難有更得力的作為,在行政手段越來越謹慎小心的市場氛圍下,“儲備政策”究竟為何物、效果能否立竿見影……這些問題都令人生疑。更關鍵的是,即便在“十八大”報告中,所涉樓市調控的部分也顯得相當“低調”——而一旦戶籍制度改革得以破冰,限購等傳統政策的威力也必將經受更為嚴苛的拷問。

       也正是基於以上擔憂,在“剛需”之後,面對眼下的樓市,才出現了一種新動向——“恐慌性需求”。開發商的看漲不説,根據前10月京滬廣深4個一線城市成交量同比出現20%以上的漲幅來説,房企以價換量的動機確實正在相應減弱。當此背景下,謹防“恐慌需”催生房價報復性反彈,也許不只是杞人憂天的傳説。于宏調政策來説,謹記歷史教訓——喊話階段之後,已到了“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時刻。

     

熱詞:

  • 住宅銷售
  • 上漲
  • 漲幅
  • 數據
  • 儲備政策
  • 恐慌性需求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