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汪長緯:為何節日總與“垃圾遍地”結伴?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05日 16: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本次雙節黃金周伊始,媒體就曝出3條頗有“影響力”的“垃圾遍地”的新聞。一條是高速免費第一天,許多擁堵的高速公路上已是“垃圾遍地”,車堵到那裏,垃圾扔到那裏,高速公路儼然成了垃圾路;一條是海南省三亞市海灘上“垃圾遍地”。10月1日早晨,中秋夜過後,三亞大東海景區長達2.8公里的海岸線長,遍佈着市民及游客賞月留下的50噸生活垃圾;一條是南京玄武湖漂滿了果皮、紙杯、塑料袋,變成了垃圾湖。可以肯定,節日狂歡後留下的“垃圾遍地”絕非這3處,它們僅僅是“代表作”而已。
  倘若過去把臟亂差的境況與大眾接受教育程度較低聯絡起來,似乎還情有可願,那麼今天,全民的受教育程度無疑大大提高,大學也早已從精英教育轉向了大眾化教育,連農民工都是初高中畢業生。試問節日中那些在網上就把賓館飯店搞定的人們,試問摩肩接踵的人流裏,有多少沒有受過中等以上教育的?可是,垃圾隨手扔,早已是多年一貫制而成為惡習,這有每年重大節日中環衛部門的統計和新聞報道為證。“五講四美三熱愛”也好,“七不”規範也罷,二三十年下來,收效甚微。就説三亞海灘吧,那些遍地的啤酒瓶、飲料袋、西瓜皮,就像人們有意糟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良辰美景而刻意為之的,那刺目的場面實在令人心痛、心酸!嚴重污染了海洋環境不説,也是國民素質的大暴露。在我們這裡,難道受教育程度與文化素養並不成正比嗎?僅此節日“垃圾遍地”,也讓人們悟出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看來,“知書”未必“達禮”啊!
  倘若過去把亂扔垃圾陋習與物質匱乏、生活質量不高聯絡起來,也似乎言之有理,物質決定精神麼!可是今天,我們的物質是大大的豐富了,生活質量是大大地提高了,這是勿需證明的現實。但是,即便開着寶馬、奔馳的主兒,不時把垃圾拋出車外的也大有人在;那些穿金戴銀、滿身名牌的時尚者,隨手亂扔也習以為常,他們並不覺得不文明。看來,今天的我們,“倉廩實”未必“知榮辱”,而“衣食足”也未必“知禮儀”。
  隨手亂扔垃圾,説到底是缺少最起碼的公德意識和公民道德,是極端的自私自利,極端的個人主義。這不是亂扣帽子。多年前,在中國的景區裏,不是出現過韓國游客組織起來撿垃圾而國人秀手旁觀的場面嗎?這就是我們與人家的素質差距。其實,把垃圾放在塑料袋裏,下車或走出景區後扔到垃圾箱裏,不是舉手之勞嗎?但就這還算不上“拔一毛”卻“利天下”的善舉也不為,還能指望什麼呢?值得反思的是長期以來許多大而無當、不着邊際、空泛蒼白的國民教育,還有執法不力的軟弱渙散。也許什麼時候我們的節日不再與“垃圾遍地”結伴,我們的國民素質才算有了真正的提高。期待這一天!

熱詞:

  • 垃圾遍地
  • 大眾化教育
  • 知榮辱
  • 代表作
  • 影響力
  • 景區
  • 精英教育
  • 嚴重污染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