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李紅軍:景點門票降價是對民意期待的積極回應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25日 07: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齊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自國家發改委降低80家景區門票價格後,受到了不少網友質疑,比如景點都是“冷門”,含金量不高。昨天,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回應稱,第二批門票降價景點中秋節前將發佈,名單將“有一定含金量”。該負責人稱,中秋、國慶期間,將有約13家5A級景區門票降價。(《京華時報》9月24日)

       一年一度的國慶長假即將來臨,今年恰逢20年一遇的國慶中秋疊加一起,人們可以享受8天的長假休息,再一次挑起了人們外出旅遊的熱望。

       然而,當下社會語境裏,“看不起的風景”正在成為一種社會之痛。但凡有點名氣的風景區,“漲價”似乎成了“主旋律”,尤其5A級風景區,百元以下的門票已經難覓蹤影,多在百元以上,有的甚至超過了200元。不但如此,就是一些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城市公園也加入到這種“漲價風”中,公園的公益屬性離人們漸行漸遠。

       風景作為一種社會資源,應該為全民所有,可是現實環境下,名勝古跡也好,旅遊景點也好,似乎都為地方所獨享,外地遊客要想“大飽眼福”,對不起,請留下“看景錢”。如果説,景點門票價格適中倒也罷了,可問題是,當下不少景點的價格遠遠超出了公眾的承受能力。外國景點價格只佔公民個人收入的1%,頂多也就是2%--3%,而我們動輒達到了10%,這顯然與公眾的要求相去甚遠。

       為了進一步拉動內需,刺激消費,不少地方紛紛制定了某某億投資計劃,其實,在筆者看來,與其搞某某億投資計劃,倒不如真真切切地“讓利於民”。以景點價格為例,你把價格定的高高的,人們只好“望景興嘆”,敬而遠之,反之,把景點價格定的適中合理,人們紛紛外出,表面上看,旅遊管理部門吃了虧,其實,這只是算了小賬而未算大帳。大家不妨想一下,遊客慕名前往某地旅遊,不可能為旅遊而旅遊,他們除了欣賞風景外,還要吃飯、住宿、購買商品,這些花費加起來恐怕比純旅遊消費要高許多。

       其實,有些景點本來就是大自然的天然造化,根本沒有多少投入,倒是一些名勝古跡需要修繕,退一步説,即便是保護文物,也應該有國家專項撥款,而不應該在遊客身上打主意。

       這次國家發改委順應民意,對景區票價進行調整,充分尊重了民意,是對坊間呼聲的積極回應。在居民收入沒有大幅度提高的情勢下,不妨多一些“讓利於民”,讓百姓少花錢,多看景,只有這樣,黃金周才會成為百姓的“黃金周”。

熱詞:

  • 國家發改委
  • 景區
  • 門票
  • 民意期待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