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劉雪松:表哥下課,別只是施捨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23日 14: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錢江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表哥謝幕,對楊達才本人來説,是正着。但對網民來説,卻不是歪打。在數十人喪命的災難現場,一個還能背着雙手笑得出來的官員,需要多少麻木與冷漠的心理積澱?這種質疑,充滿着技術含量。

  被陜西省財政廳“祝學習進步”的大學生劉艷峰,在微笑局長被撤之後不依不饒,再求公佈表哥工資,顯然不是宣泄快意追“窮寇”。表面上,他代表着要求政府信息公開的民意,實質上傳達了民眾對制度性反腐的呼聲。

  將楊達才從微笑局長“成長”為表哥,進而下崗的過程,歸結於偶然性,歸結於網民的歪打正着,這是一種對現實的無奈與妥協心態。這種心態,模糊了民眾成為腐敗的受害者的概念,反而讓人感覺,周久耕、楊達才們,倒是網絡反腐的不幸中槍者。而被腐敗所傷的網民,因為激進,因為窮追不捨,反倒有了“暴力”的味道。

  制度缺席,是網民窮追不捨的根本動因。所謂暴力,其實是一種堅持。如果楊達才的笑戲,止於他公開所稱的“只有五塊表”,或許這種堅持便在他的表白之後戛然而止。但是,網民發現了表哥更多的名錶。而這種發現的過程,理應由反腐的制度和監督部門來擔綱實施。可惜,這種期待往往落空。

  劉艷峰在期待陜西省財政廳這封回信時,太多的民眾在翹首期盼。這種期待,在某些與楊達才們惺惺相惜的官員眼裏,是一種暴力。而在普通民眾心裏,卻是追求社會善生良態的一聲集體叩問。它叩問的,不是真正想知道楊達才到底每月領多少薪水,而是政府職能部門對於民意的誠心,對於民眾質疑官員腐敗所持的公心。這也是雖然表哥次日卸職、網民依然內心深處笑不起來的原因所在。

  表哥落馬,讓民眾欣慰地看到了反腐的力量,看到了正義的希望。但如果表哥落馬停留在必然中的偶然之中,如果民眾反腐的技術含量被腐敗官員抗反腐的技術含量所抵銷,那麼,官員在民眾中真正形成公僕角色,就是一個沒指望的事情;表哥的落馬,就不值得網民狂歡。

  在反腐的態度上,有多少權力的消極,就會有多少民眾的堅持。有多少權力的不透明,就會有多少叩門問政的合力。表哥下課的意義,不在於民眾通過網絡扳倒了一個廳級官員,而在於齊手叩響了制度反腐的大門。表哥被撤,與要求公開一個局長的工資,看起來有關聯,其實是兩個層面的事。倘若真以為撤了表哥的官職,民心就得到了安慰,那便是低估了民眾亢奮“扒糞”的內心訴求。

  民意不是跟表哥一個人過不去。民意叩門,要的是心安理得的反腐制度,不是求施捨,求安撫。

熱詞:

  • 表哥
  • 下課
  • 這種
  • 暴力
  • 成長
  • 網民
  • 制度反腐
  • 陜西省財政廳
  • 搜索更多表哥 下課 的新聞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