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畢詩成:電視問政,徒具觀賞性的泡沫劇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7日 11: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社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人死了三年還在領糧補,“退休”村幹部養老要村民掏錢,花費百萬的水渠成了到處漏水的“菜籃子”……8月14日,湖北省首場“三農版”電視問政在荊州電視臺演播大廳舉行,省紀委書記侯長安現場觀摩指導。隨著一段段暗訪短片播出,“震驚”、“愧疚”、“承諾”、“心情沉重”,成為臺上廳長們頻頻吐出的字眼。這是湖北省首次進行廣播、電視、網絡同步直播“三農版”電視問政節目,在全國尚屬首例。(8月15日新華社)

  先是洛陽,後是武漢,現在又是湖北省級節目……種種跡象表明,“電視問政”正在成為一種新寵。每次登場,都能掀起輿論一輪熱烈圍觀,且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它是科學執政的創新突破;有人卻質疑它作秀。

  既然是“節目”,首先自然要面對觀賞性問題。據報道,這些問政節目觀賞性不亞於電視劇:“領導”坐鎮,平日難見的廳官“候審”,主持人犀利,於是電視鏡頭面前,廳長們頻頻吐出“震驚”、“愧疚”、“承諾”、“心情沉重”的字眼,難得官員坐立不安、道歉説軟話,“態度誠懇”,於是善良的老百姓總是時不時送上“一片熱烈掌聲”。有問題、有質詢、有承諾、有熱鬧、有嘴癮……

  讓人憂慮的是:這麼“好看”的劇,到底會以怎樣的形式收場?這是個不可複製的獨幕劇,還是會持續做下去的連續劇?這是徒具觀賞性的泡沫劇,還是直指民生積弊的現實劇?這會是某些官員被問責的“苦情戲”,還是會成為官員口頭認個錯就一切都過去的“團圓劇”?口頭認個錯容易,切實反思難。如果問題不能深入,幾期過後遭遇收視疲勞,“電視問政”這齣戲又如何自我救贖?

  種種疑問,也正是電視問政從一登場之時,就要考慮的命題。某種意義上講,“劇”只是其表象,“聚”才是其精神內涵——如果從節目開始,就將其視為一幕劇,追求的是熱鬧、嘴癮、形式,以此為看點,這節目也就註定走不了多遠;如果將電視問政作為一個凝聚社會信任的平臺,強調解決問題,探究根源,從而塑造理性開放的官民互動,這個節目才會具有領先其他任何“戲劇”的內核。

  視其為“劇”,就會簡單追求對抗性,碰撞性,甚至指望以讓誰難堪換取看點,“好看”就容易遮掩住“好用”;視其為“聚”,就會站位更高,社會擔當更多,更容易以“靜靜水、深深流”的韌性,塑造一個官民互動的良性平臺。也唯有如此,一個一個問題的深刻討論與挖掘,才會律動出一攬子一攬子問題的求解。

熱詞:

  • 節目
  • 泡沫劇
  • 承諾
  • 觀賞性
  • 科學執政
  • 荊州電視臺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