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單仁平:“爆頭哥”,中國輿論場不該有的詼諧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4日 08: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公安部A級通緝犯周克華罪惡纍纍,但網上一些人將他稱為“爆頭哥”,雖是戲稱,但還是招來不少反對。的確,這種詼諧來得不是地方,中國人或許應留一點嚴肅,這個國家的龐大軀體需要它。

  周克華窮兇極惡,但社會多元了,成心説反話也有人聽了,於是互聯網上現在就有人急著做“他為什麼反社會”的反思。儘管這種聲音很不主流,但它還是很讓人咋舌。一些奇思怪想如今常能在中國輿論場上見縫插針,分散主流的力量,讓善惡觀有了不該有的過多解釋空間。

  中國的確變了,看上去像是輕鬆了。有些板上釘釘的事可以搞得很八卦,很娛樂,矛頭的風向標同社會的利益也經常反著來。比如就在圍捕周克華很關鍵的這兩天,互聯網上對公安不利的信息,比鼓勵這支隊伍的信息還要多。

  如果一定要説這樣做對,就能為這個“對”找出理由。公權力嘛,它一旦出了毛病,危害總是最大的。公安隊伍越是對國家重要,把它當做靶心耍一耍又有什麼不對?

  放鬆一點,甚至戲謔一點,對“雷子”們嚴苛一點,這樣的社會顯然更有趣,百姓更有主人感。但這樣做也很容易成為對秩序和權威的坐吃山空,它好輕鬆,像放假,它在鼓勵所有人放棄做事的凝神和專注。

  過去嚴肅、刻板的社會讓人們已經反胃,轉型之時,出位一點,尖銳一點最容易獲得掌聲。中國在被各種各樣的反傳統洗禮,這種趨勢的好處被廣泛傳誦,對這種趨勢該不該有一點克制,避免其失控,這樣的問題現在提出來都顯得大逆不道。

  別小看了“爆頭哥”這個戲稱,它反映了中國一部分的社會心理如今是多麼逆反傳統,多麼浪漫主義,這部分中國社會的自我認識像沾了酒,抹了指甲油,吃了大蒜,真是五色俱全,也五味雜陳。

  而中國的事情卻需要一批嚴肅的人,和一種嚴肅些的態度。讓13億多人吃好穿好住好,還得路上走好。大家都很自由,同時都很安全。社會很有效率,同時又盡可能公平。這些都得是中國人勤勤懇懇幹出來的,通過艱難的平衡得出來的。它們靠用民主等方法“變戲法”變不出來。

  中國有太多急迫的事情需要完成,儘快讓周克華伏法大概是其中“最小的一件”。中國還有“前進方向”需要不斷修正、找準,但“方向”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它只能是中國把一件件急迫事情做好的積累和延伸。

  當我們想讓中國像“白富美”一樣高雅和有追求時,千萬別忘了我們的真正出身,別忘了我們這個國家一頓都不能少的那些“乾糧”。中國是這個世界上的“苦出身”,我們不得不腳踏實地,承受比其他大家庭更多的艱難。

  欣賞社會上動嘴的高手們,有他們的世界才更精彩。但我們更為有時“有理也會搞得像是沒理”的實幹者們鼓掌。他們的錯和問題我們會要求他們改正,但我們還是會對他們做的大量具體工作推動了中國前進給予正面評價。▲(作者是環球時報評論員)

熱詞:

  • 爆頭哥
  • 乾糧
  • 雷子
  • 前進方向
  • 變戲法
  • 方向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