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戴亞平:他們去奧運我們長見識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9日 10: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觀點中國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四年一度的奧運大賽再次拉開帷幕,國人同世界同步享受奧運帶來的歡樂與振奮。享受國家和民族一洗“東亞病夫”恥辱的尊嚴和自豪感,享受中國人高高登上領獎臺手捧金牌的愉悅,享受比賽的千回百轉、跌宕起伏帶來的驚險與刺激,享受賽場上的鬥智鬥勇、大智大勇、運籌帷幄、懸念叢生帶來的智慧遊戲,享受各國精英歷經千錘百煉、浴火重生、苦盡甘來、拼搏進取帶來的奮鬥與勵志精神。

  在奧運賽場上,健兒們固然收穫許多,領悟許多,感慨許多,大徹大悟許多。然而對於這個世界人民的盛會,我們這些遠離賽場、從林林總總的媒體上與奧運同悲同喜的中國人難道不應從奧運賽場上、賽場下有所收穫,有所感悟嗎?

  享受奧運大開眼界

  1984年,洛杉磯奧運,中國人第一次回到奧運大家庭,初試身手就摘取15枚金牌,第一次領略到五星紅旗在國際賽場上高高飄揚帶來的喜悅和莊嚴。第一次感受到奧運是怎麼一回事。許海峰和他的隊友們第一次喝到贊助商提供的取之不盡的可口可樂,他們中的一些人還將可樂裝入行囊中,帶回去與家人和朋友們分享;媒體人見識到原來只憑膠卷盒就可以免費領取柯達膠卷,知道了原來贊助商的膠卷可以取之不竭地享用。

  1988年,漢城奧運,我們領略到韓國人的民族自強精神,看到了他們可以為了國家、為了民族,捨棄內鬥,全民全力辦好家門口的奧運;遭遇了只取4枚金牌,兵敗漢城的恥辱與打擊,為正在發燒的國人潑了一瓢涼水。我們就沒有想到,洛杉磯奧運的14枚金牌,中國是在蘇聯等19個國家沒有參加的情況下僥倖揀的便宜。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我們領教了舉辦一次奧運給西班牙巴塞羅那這座城市帶來的興旺和繁榮,看到了原來跳水比賽可以在露天場地舉行,看到了開幕式不再是團體操這唯一的模式,而是可以營造得如此地親近自然,如此地如夢如幻。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2000年悉尼奧運,2004年雅典奧運,我們看到了一個土著少女將悉尼奧運聖火點燃,以此向曾經被歧視、忽視的澳大利亞土著人道歉和致敬;看到了雅典奧運上只以一束橄欖枝代替花束的節儉;知曉了“奧運休戰”這一神聖召喚在愛好和平的人民心中的分量。

  舉辦奧運接軌世界

  至2008年北京奧運,中國人終於享受到了在家門口舉辦奧運的全過程,從興建場館,到改進基礎設施,從治理污染,到單雙號限行。從全民志願者傾情服務,到建立安全閥、防火墻,確保安全無虞。

  在自家門口舉辦的奧運令全體中國人真正同國際大家庭融合在一起,真正領略到“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口號中的真諦。

  我們享受了奧運,也領略到舉辦一場奧運所經歷的激情四射與腳踏實地,也終於知曉了舉辦一場奧運我們要補多少課,我們需要改造我們的多少惡習,原來莊嚴的承諾後面還有這麼多辛苦和酸甜苦辣。這其中有激情,有奉獻,有汗水,有辛勞。我們有了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這些先進理念,我們有了將中國傳統文化弘揚到世界的精彩的、無與倫比的開幕式。我們有了51枚金牌的全球第一的至高榮光與地位。總之,我們做了,我們付出了,我們得到了世界的尊敬與好評如潮。

  然而,我們也獲得了許多奧運本身之外的新的理念和新的提升。

  再臨奧運學無止境

  ——我們學會了寬容

  劉翔退賽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例。四年前,在萬眾的期待之下,在鳥巢全場觀眾正在期待劉翔在北京奧運上再次創造奇跡的前一分鐘,身負傷痛的劉翔黯然退出了賽場,令全國人們為之愕然。在隨後幾天的激烈爭論中,人們終於理解了劉翔,理解了金牌與退賽之間的種種微妙關係。之後,沒有人再沒完沒了地責備劉翔,而是第一次以包容和溫暖之心看待那些沒有走上領獎臺的運動員。

  這可以説是中國人第一次以如此的胸懷對待那些沒有達到人民期望值的運動員。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此前3次改寫男子跳高世界紀錄的的朱建華最後只贏得銅牌,令全國人民大失所望。將之視為民族的罪人一般看待。4年後的漢城奧運,在洛杉磯拿下3枚金牌的體操王子李寧在體操場上一次次的失誤,最終顆粒無收。也是在一片指責聲中黯然回國。以至於這位曾經的中國人的功臣在很長的時間裏無地自容。

  今天看來,我們當年的舉動簡直不通情理和不可想象。但我們就是在那條路上走過來的。那時我們既是金牌至上,以成敗論英雄,亦不了解體育運動和運動員生理的規律。以至於做出那麼多傷害運動員的事情。時過境遷,自劉翔之後,我們已經學會了以博大之心看待這些正在和曾經為祖國付出和流過汗水的選手。

  四年之後,又是劉翔,又是同樣的起跑線上,我們心中期盼的劉翔再次因傷退賽,以深情的高欄一吻告別奧運。劉翔的退出是否還會遭到四年前一樣的輿論氛圍嗎?世界在看著中國,注視著中國人的一舉一動,我們應該給世界一個什麼樣的回答呢?

  ——我們學會了從諫如流

  從兩次申辦奧運,到在北京實打實地舉辦奧運。中國沒少經歷外界的批評,沒少經受外界的指責,當然也包括外界友好人士給予我們的中肯意見和規勸。有好聽的,有不好聽的,有善意的,有不那麼善意的,有惡意攻擊的,有無端抹黑的。中國人第一次嘗到了在成為眾矢之的之後那萬箭齊發的來自四面八方的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不同聲音。

  這不再是閉關鎖國,可以不聞不問外界種種聲音的時代,也不再是可以動輒頤指氣使、意氣用事的時代。當年有國際組織只要接納了台灣為成員,中國當即以退出為抗議,以最為極端的方式表達中國人們的憤怒。

  然而奧運不同了,從申辦奧運,到拿到舉辦權,中國在全世界面前做出了莊嚴承諾,絕無退路可言。而對於這其間的種種批評,我們亦無法一一頂回去,只有一條路,包容四海,從諫如流。

  對待外界批評的空氣污染,北京堅決地用天然氣替換了北京市區的燃煤,斥鉅資購置了環保車輛,在奧運期間,北京周邊數百公里範圍內的大批礦山和廠礦停工停産。

  對於外界批評的道路擁堵,北京採取非常措施限制京外車輛進京。在賽事期間實施單雙號限行,使得原來認為難以解決的擁堵問題立即迎刃而解。

  對於外界反映的場館座位空置問題,北京市以其嚴密的組織手段,組織學生、市民及街道社區工作者憑票免費乘車前往那些例如上午在鳥巢舉行的田徑預賽等賽事,一則確保場館不再空置,二則讓那些沒有機會觀看比賽的市民有了親眼目睹奧運大賽的機會。

  當然我們不可能事事做得都令外界滿意,但在我們所有能做到的地方我們都用一顆誠心努力地做到了。再挑剔的人也會為中國人的努力動容,他們不僅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中國,也看到了十三億不一樣的中國人。

  ——我們學會了欣賞

  從世界錦標賽,到亞運會,再到奧運會。國人始終在爭金奪銀、一揚國威的氛圍中不能自拔,這不僅源於中國的百年被動挨打的苦難國運,源於“東亞病夫”帶給每一個中國人的恥辱,源於急迫改變命運、改變現狀的難耐心情,更源於為證實中國的社會制度、中國道路、中國模式的複雜心理。於是,國人每逢大賽,就必然會斤斤計較在賽場上的得失,就會將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寄望于在賽場上拼搏的健兒。

  走出亞洲,我們實現了;走向世界,我們成功了。在北京奧運會上,中國一舉奪得51塊金牌,榮膺金牌榜首位。在這之後,也只有在這之後,國人才能反思,我們從這四年一度的奧運盛會上還能得到些什麼?奧林匹克精神的真諦究竟是什麼?

  不是更高、更快、更強嗎?不是重在參與嗎?這一切的一切,也許只有在我們圓了金牌夢之後才會上一個新的高度體會吧?

  世界是這麼大,民族是如此多,大家總會各有長短,各有優劣。我們不是説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嗎?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怎麼能會由我們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專美?我們要自強不息,永爭第一,我們也要容得別人長袖善舞、一展英姿。我們在小球上獨有專攻,就應該容得人家在足球上揮灑自如;我們在體操上技藝純熟,就應該容得人家在田徑上大展宏圖。

  我們讚美我們的成績,我們更應該讚美別國奪標。我們欣賞劉翔在跨欄上的實力超群,還應該品味博爾特在百米大賽上的閃電速度。我們為孫揚的水中驚艷愉悅,也為菲爾普斯的挑戰極限喝彩。

  於是,同以前相比,中國人開始變得從容、自信。開始以平和讚美的眼光和視角去欣賞別人,欣賞他們的永爭第一的超越精神,欣賞他們的自強不息的拼搏熱情,欣賞他們重在參與的娛樂心態,欣賞他們的不甘落後、不甘人後的執著信念。

  於是,我們的奧運情結會變得輕鬆、自然、灑脫、大度。我們會將我們對別人的欣賞傳遞出去,我們會用我們的懷抱去擁抱每一個奧運的參加者,我們會將中國人的熱情傳遞給每一個親臨北京的異國朋友。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理解中國的文化。我們一次次地經歷了奧運,我們還會從中學到許多許多。

  上次在北京,這次在倫敦,下次在巴西。我們一如既往地期盼著奧運,欣賞著奧運,我們不僅欣賞奧運本身,也欣賞奧運之外的許多許多。

熱詞:

  • 退賽
  • 奧運聖火
  • 劉翔
  • 空置問題
  • 金牌榜
  • 運動員
  • 世界錦標賽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