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環球時報社評:公信力在哪個點出事,就在哪補救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8日 08: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瀋陽一些商戶近期受各種傳言影響,關門停業。遼寧其他城市也有類似現象。瀋陽官方針對有集中整治和高額罰款的傳言公開表示,若發現亂檢查、濫罰款行為,將嚴肅查處,並公佈了監督舉報電話。

  相信這些正面信息將很快發生作用,瀋陽的私營商業恢復正常不會是很難的事。

  然而很多小商戶因為此前有傳言説官方要為遼寧全運會籌款而大幅提高罰款,從而紛紛被嚇住,這説明官方公信力自動壓制“謠言”的本應有力量處於缺位中,在會不會非正常罰款的問題上,當地政府的可信度低於傳聞背後的那些“七嘴八舌”。

  最近各地出的幾件事,幾乎都與當地政府公信力不足直接或間接相關。公信力已成各地政府改善社會治理的最大短板,圍繞它今後大概還會出各種看上去有些奇怪的事情。

  提高政府公信力不是能立竿見影的事,也不是某一批官員一努力就能做到的事。在信息快速流通的互聯網時代,中國所有官員實際上組成了公信力聯盟,個別地方和個別官員對公信力的損害,都會不同程度影響全局。

  然而提高政府公信力不是無處下手、沒有希望的事情。它恰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每出一個公共事件,同時也是政府向社會表達真誠的機會。在公信力問題上,“壞事變成好事”的機會最多。

  最近幾件事同時也向社會傳遞了一個正面信息:政府根據民意做工作改進是積極的,當合理的批評出現時,政府選擇接受批評在可能性中最高。此外經過與謠言的幾輪公開鬥爭,政府的辟謠能力在加強。只要官方發出信息及時,這些信息最終都主導了事情的發展。

  因此提高公信力,就要在公信力出問題的點上及時補救,這種補救不僅當時有效,而且能做長遠的積累。公信力對應的不是政府“好”的程度,而是政府“誠實”的程度。而做到“誠實”,無論對一個人或一個基層政府來説,都比做到“好”和“優秀”應當更容易。

  今天的政府其實誰也做不到“特別好”。中國人已經放開眼界,全世界的各種“好”已經看遍,很容易對照出中國的“不好”。而且由於人們的期望越來越高,批評越來越開放,政府只會顯得越來越“不好”。實事求是與公眾交流是各地及各級政府今後的必由之路。

  盡可能公開信息,對公眾不高興的事情也堅持有一説一,有二説二,同時盡全部力量把事情做好,能做好到什麼程度就做到什麼程度,做不好就向公眾講明原因。這樣做一開始可能會出現額外麻煩,政府的形象會受到衝擊,但時間一長,政府公信力和形象必有全面反彈。

  各地政府都應有信心,中國進步是很快的,人民的生活水平呈持續上升之勢。任何時候都會有不滿,但民眾的判斷力也是不斷健全的,大家分得清雖然今天不理想,但比昨天好多了,而且明天會比今天更好,能為民眾做到這些的政府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瀋陽這次的教訓首先是官方信息來得過晚,直到民間的懷疑在微博上做大才反應過來。對所有公眾關心的問題表態快些,堅決提供真實情況,有問題就承諾改正,神秘的公信力真抓起來,入手就這麼簡單。而且對官員來説,説真話雖有風險,但比説假話的風險要小得多。▲

熱詞:

  • 謠言
  • 社評
  • 誠實
  • 政府公信力
  • 公開信息
  • 短板
  • 全運會
  • 搜索更多謠言 社評 的新聞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