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張成浩:8萬送子進名校是現代版的“孟母擇鄰”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6日 09: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昨天,家住西安東郊的劉先生對記者感慨説,他同事的孩子今年參加了小升初考試,學習成績一般,最近卻想方設法花8萬元在名校報了名,如果在轄區的中學上學的話,根本沒必要額外花錢。(8月5日《三秦都市報》)

  為何寧願花8萬元將兒子送進名校,也不願免費在轄區中學上?這位家長的理由是,“讓兒子上名校,並非要讓他學習多好、能考上名牌大學,而是讓他交一幫名校裏的好同學,名校裏的那些同學都很厲害,就業後在各行各業肯定是出類拔萃,有了這些同學,就有了強硬的關係網,以後在社會上辦個啥事情不是很容易的嗎?”

  是啊,這位家長説的太現實了!筆者由此想到古代的“孟母擇鄰”故事:孟子很早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孟母就把家搬到了離父親的墓地附近,因為周圍是墓地,經常有人哭哭叫叫,孟柯也學著那些人。孟母見了,想:“這個居住的地方不是很理想的地方。”於是,孟母又一次搬家,搬到集市邊上。因為小販們都想賺錢,拼命招攬生意,孟柯也學著小販們一樣大喊,孟母見了,又想:“這個居住的地方不好。”孟母又一次搬家了,這次,她搬到了學堂,因為經常會有文人來學校作揖拜跪,孟柯就向孟母提出要上學讀書,孟母説:“這才是理想的地方。”

  古有孟母擇鄰,今有8萬元送子進名校。只不過孟母擇鄰是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求學環境,而8萬元送子進名校是為了兒子將來“拼同學”,方便今後辦事。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為了孩子的“前程”打基礎。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家長8萬元送子進名校就是現代版的“孟母擇鄰”。

  對此,社會學專家石英卻説,這种家庭教育思想會害了子女,靠天靠地靠人不如靠自己!然而,在我看來,專家的觀點雖不無道理,但都是眾人皆知的大道理,百姓懂得,可是沒用。在此,筆者不禁想問問這位專家:在當前社會,真正靠自己實力打拼的有幾人?有多少人不是靠“拼爹”、“拼同學”、“拼關係”而成就事業的?

  其實,為了“拼同學”,家長花8萬元送子進名校就是社會現實的一面鏡子——眾所週知,當前社會就是一個“拼爹”、“拼同學”、“拼關係”的社會。俗話説,“朝廷有人好做官,同學厲害好辦事”。就拿生活中的小事來説,去醫院看病要排很長的隊,不僅耗時還費錢;到政府機關辦事蓋章跑斷腿;子女進名校就讀愁死人……如果在這些部門都有當領導的同學,那這些“愁事”都可以輕鬆解決,既可以省掉繁瑣的程序,還能節省不少金錢。那些大事,就不再一一列舉了。

  在現實中,有此想法的家長不在少數。在他們看來,就這麼一個孩子,掏錢上名校肯定好,不僅家長有面子,而且孩子也會有一大批潛力股同學,那是寶貴的資源。也許,在多數人看來,有此想法的家長們太勢力了,但這只能説明社會太勢力。

熱詞:

  • 名校
  • 送子
  • 家長
  • 拼同學
  • 現代版
  • 孟母擇鄰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