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錢旭:不能承受之“重”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31日 08: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揚子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當附著在金牌上的各種“意義”沒有消失時,兩頭壓著“期盼、重托、誘惑”的鐵餅、外加一根承載“個人夢想”的鐵桿,就組成了任何人都“不能承受之重”的杠鈴。

  一根桿子、兩頭鐵餅,組成了人們俗稱的“杠鈴”。當一個人要舉起自己體重2-3倍的物體時,你可以想象,這需要多大的能量、多高的技巧、多強的意志力?更何況,如果杠鈴上還附著了家人的期盼、領導的重托、名利的誘惑,又還有幾人能舉起這不能承受之“重”?

  對舉重運動不了解的人,往往以為這純屬“傻大憨粗”玩的無聊運動,殊不知,這其實是一個“鬥勇還要鬥智”的項目。“鬥勇”的當然是運動員,“鬥智”的主要是教練員,當然在某些特殊背景下,“鬥智”的還有“利益鏈”盡頭的體育官員。

  17歲的湖北妹子周俊(女子舉重53公斤級)是被“安排”進奧運賽場,然後又在“安排”下黯然離開的。從莫名其妙地進入奧運會大名單(國內排名進不了前三),到莫名其妙地被“安排”到客廳睡覺,再到三次“開把”失敗(95公斤的開把重量是教練“安排”的),周俊在種種莫名的“安排”下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説實話,不在局中的人,沒幾個真心在乎“丟不丟”這塊金牌,但才17歲的周俊會不在乎這次離奇的奧運失敗之旅嗎?當然了,小姑娘如果挺過這一關,將來照樣有可能成大器。如果她悟性高,説不定還能從中領略出“交換”、“平衡”等“厚黑學”詞語的真諦,將來藉此在社會上長袖善舞也不一定。只不過,你要是孩子她媽,你想看到這種拔苗式的“助長”嗎?

  周俊沒有哭,只留下木訥的“三句話”就黯然結束了人生的第一次奧運之行。奪冠的“祖爾菲亞”倒是哭了,這個一聽名字就知道是外國人的哈薩克斯坦姑娘,在頒獎奏響哈薩克斯坦國歌時,哭了。

  趙常寧,一個普通的中文名字,轉變成“祖爾菲亞”這個洋氣的外國名字後,卻實現了身為運動員的最高夢想。直到她登上奧運最高領獎臺後,人們才突兀地發現,她是被“交換”到哈薩克斯坦的一個土生土長的湖南人。為什麼被“交換”?舉起了“不能承受之重”的祖爾菲亞已經明白了什麼叫“厚黑學”,她説:這是“秘密”。唯有那淚,悲喜自知。

  看似無聊的舉重臺難得如此受人關注,所以“悲喜劇”還在繼續。吳景彪(男子舉重56公斤級)意外失金後,強忍淚花幾度哽咽,但那之後的10次鞠躬、連番道歉,卻讓人看得心酸無比,恨不得勸小夥子“發泄一通、酣暢飆淚”。從現場主持人到網友,都紛紛鼓勵、勸慰吳景彪:銀牌同樣可貴,你沒有對不起國家、沒有對不起領導、沒有對不起家人……沒奪金牌你也是好樣的!

  可熟諳中國競技體育套路的人都明白,這屬於典型的“吃的燈草灰、放的輕巧屁”。中國或許已經不需要金牌數來證明大國崛起,可對運動員本人來説,一金、一銀的實際成績只差毫釐,附加價值卻天壤之別。一個改變人生、改變命運、改善家庭的機會從指縫中溜走,吳景彪怎能不追悔莫及?

  中國人對於金牌的認知是在轉變,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讓奧運回歸精神,讓運動成為遊戲,任重而道遠。

  當附著在金牌上的各種“意義”沒有消失時,兩頭壓著“期盼、重托、誘惑”的鐵餅、外加一根承載“個人夢想”的鐵桿,就組成了任何人都“不能承受之重”的杠鈴。這樣的比賽,看得真累!

熱詞:

  • 安排
  • 交換
  • 鬥智
  • 杠鈴
  • 祖爾菲亞
  • 厚黑學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