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來論:高校屬地擴招不應有損教育公平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30日 17: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近日一則新聞將北大、清華這兩所中國頂尖學府再次捲入“地域歧視”的雷區。幾個月前,清華、北大先後允諾,將在北京地區減少高考招生計劃投放。然而,承諾卻與現實大相徑庭。據報道,清華今年在京總擴招達45.3%,北大今年在京一批次擴招達33.6%,如此“逆勢而為”頗有“挑戰底線”之嫌。

        針對此次擴招風波,北大清華雖然回應稱沒有地域之分,之所以在京擴招是因為北京考生報考踴躍,而且生源質量較好。但生源質量好不應該成為屬地擴招的理由,更不應該成為北大、清華違背當初承諾的原因。況且,這種判斷生源質量的標準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帶有地域歧視的色彩。再者,北大、清華並不僅僅是北京的高校資源,而且屬於全國的公共教育資源。北大、清華的資金支持也不僅僅是來源於屬地,而是依賴於全國。所以,北京、清華在招生時,不能僅為地方“加菜”,而不向其他地區傾斜,更不能以剝奪外地考生教育公平的方式,換取屬地考生的更多名額。

        事實上,屬地擴招的現象不獨存在於北大、清華。近年來,以“985高校”和“211高校”為代表的優質高等教育資源過於屬地化的問題,日益受到社會的關注。高校尤其是名牌大學在屬地的大幅擴招,不僅刺痛了教育公平的神經,也導致“高考移民”和“高中移民”等不合理現象愈演愈烈。

        重點高校屬地擴招之所以有一定的“運動空間”,一方面源於頂層制度設計的缺漏。教育部2008年曾發文,明確要求部屬高校和有關部門(單位)所屬高校要按照“生源質量為主,兼顧地區平衡”的原則編制生源計劃,在屬地安排計劃的比例“逐年逐步調整至30%以內”。發文只規定了兼顧地區平衡的原則,但對中央部署高校招生計劃的地域比例,並沒有指定具體的、剛性的規範。此外,教育部雖允許高校根據部分省、市生源情況,調整計劃或機動計劃,但由於缺乏有效地監督,這種‘追加計劃’基本上都留給了屬地。

        另一方面,高考招生屬地化的不均,最根源還在於教育資源地域分配和發展的不均衡。日本不存在屬地招生問題,也沒有政策傾斜,完全由考生自主選擇,之所以能夠採取這樣的制度,主要因為日本各地區教育水平差異不大。但在我國,由於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各地教育資源配置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基礎教育的不公平和高等教育資源的不對等,導致考生集中向優質教育資源靠攏,而高校反過來又趨向於錄取好生源,這種招錄矛盾加劇了高考招生的地域不均衡。

        解決屬地擴招的亂象,需要完善頂層設計,更需要加大對教育落後地區的財政支持,推動教育的均衡化發展。此外,北大、清華等重點高校作為中央部署的高等院校,應在高考錄取時,盡力縮小各地錄取比例上的差距,減少地域上的歧視,為促進教育公平、教育和諧作出努力。(作者:秦妍)

熱詞:

  • 頂尖學府
  • 招生
  • 地域歧視
  • 教育公平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