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李泓冰:從容打量倫敦奧運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7日 08: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津津樂道中國奧運奪金前景的時候,別忘了激勵我們的下一代盡享運動快樂

  北京奧運會輝煌的開幕式仿佛如昨,倫敦奧運會的聖火即將點燃。卸去東道主重擔,打量別家主辦奧運的絲絲縷縷,可以更從容地品味奧林匹克的意蘊。

  一是面子和裏子的辯證法。

  倫敦辦奧運,看上去頗為節儉,甚至寒酸。報道説,倫敦場館投入錙銖必較,不少是臨時性的,奧運村的簡陋擁擠甚至招致不少抱怨。畢竟歐洲正遭遇經濟危機,英國人確實手頭拮據。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實用、環保,是倫敦奧運更看重的原則,這種理念也值得我們學習。

  最近城市下水道爭議頗多,由此念及倫敦擁有世界上最早的現代排污下水道,據説正是因此解決了城市衛生難題,倫敦才成了世界最大都市之一。不久前暴雨襲擊倫敦,他們只是擔憂影響比賽的精彩,排水依然無憂。其實,在看不見的地方下功夫,裏子強了,面子也就有了。辦奧運如此,下水道如此,其他事亦如此。

  二是輕鬆與緊張的辯證法。

  人們發現,倫敦的奧運氣氛不濃,感覺倫敦人沒太把奧運當回事兒,甚至有人調侃,這兒倒像是中國的半個主場,因為機場、新聞中心到處都晃著中國記者的身影。

  作為向有好客之風的文明古國,中國在大踏步走向現代化之際,第一次擔綱奧運會東道主,第一次迎接來自全球的浩蕩客人,接受來自世界的聚焦和考量,那份激動、認真、不遺餘力自是不言而喻。而倫敦則是第三回當東道主了,有點“司空見慣尋常事”的淡定,也屬正常。

  體育,本是一種有規則的遊戲。這些年,經過奧運、世博,體育在中國也終於輕鬆下來,返璞歸真。咱現在也能把大型賽事當成觀賞性娛樂項目,享受體育帶來的快樂。正如奧運之父顧拜旦所説,“鎮靜和自信成為古代文明寶貴的支撐,它們也將成為即將在暴風雨中誕生的未來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

  三是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的辯證法。

  對這個老話題的興趣,源於倫敦奧運的口號“激勵一代人”,著眼的是奧林匹克精神對下一代人的影響力。

  這讓我們平添一絲隱憂。剛剛經歷中考、高考的中國下一代,在本該享受運動樂趣的年齡,卻埋頭于應試壓力之下,運動成了奢侈的願望。於是,他們更多的只能做賽事轉播的看客,而鮮有在賽場上揮汗如雨的體驗。希望咱們在津津樂道中國奧運奪金前景的時候,別忘了在充分的制度保證下,用競技體育的勝利,激勵我們的下一代在奧林匹克精神的鼓舞下,盡享運動快樂,讓自己更快更高更強,更有活力。

  當年,北京奧運辦得很精彩,而今,奧運在彼岸繼續上演,且讓我們安心享受,從容品味。

熱詞:

  • 主場
  • 倫敦
  • 競技體育
  • 中國奧運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