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中外學者話長征】堅守是對信仰的最好承諾

國內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2016年09月23日 10:5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9月21—22日,“聆聽歷史迴響,思考中國奇跡”——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中外青年學者交流活動在江西省瑞金市隆重舉行。在走訪中有兩個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兩位女主角並不名聲顯赫,但她們的事跡卻讓人涕泗橫流。

  一位是軍嫂陳發姑。1934年10月,陳發姑的丈夫朱吉薰隨紅軍長征離開瑞金。丈夫走後,陳發姑每年打一雙鞋,等著丈夫回來。然而年復一年,草鞋打了一雙又一雙,可是丈夫沒有回來。陳發姑始終不願相信丈夫早已犧牲,她堅信丈夫一定會回來,“他相信革命,我相信他”。直到2008年,陳發姑等了75年,打了75雙鞋子,以115歲高齡去世。

  一位是女軍人伍若蘭。伍若蘭22歲入黨,是朱德的妻子。1929年紅四軍從井岡山下撤到尋烏,在圳下村遭遇敵人突襲。為掩護朱德和紅四軍軍部順利撤離,她率警衛班斷後,不幸受傷被俘。國民黨反動派想方設法逼她投降,但她寧死不屈,犧牲時年僅26歲。

  “青山依舊在,不見兒郎歸。”什麼是堅貞不渝,什麼是死心塌地,陳發姑用一生給出詮釋。而伍若蘭,則用短暫的生命書寫出犧牲的大義和信仰的高潔。這就是那個年代的人的選擇,為了理想信念可以奮不顧身,為了理想信念可以堅守終生。“沒有理想,紅軍連一千里都走不了。”長征是一曲理想主義的高歌,正是因為革命磨難和長征考驗,堅定的理想信念成為一脈相傳的黨性基因,成為底蘊深厚的中國氣質。

  一位革命烈士説得好,“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未經考驗的信仰不足以成其為信仰,未經付出的理想不足成其為理想。堅守,是對理想信念的最好承諾。于我們而言,對理想信念能做到什麼,願意付出和犧牲什麼?回望歷史,有著不計其數的答案,放眼未來,則需要我們用勇毅行動認真解答。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