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提速: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建設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22日 10: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日前,江蘇省蘇州市委舉行首場新聞發佈會,蘇州市委新聞發言人陳嶸向媒體通報了蘇州建立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的有關內容,並公佈了23位黨委新聞發言人的名單及聯絡方式,這標誌着蘇州市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的正式確立。不久前,中宣部兩位新聞發言人也已經亮相,而尚未設立新聞發言人的中央部委也正在緊張的籌備之中。種種跡象表明,黨委新聞發言人建設正處在快速通道中。

  設立黨委新聞發言人有利於推進黨務公開

  新聞發言人制度是由專人代表黨派、團體、單位或其他集體定期或不定期發佈新聞的制度,是我國新聞制度的重要方面。新聞發言人的職責主要是向新聞媒介發佈新聞、聯絡新聞媒介、溝通本單位與記者之間關係、回答記者提出的有關問題,新聞發言人需要很高的理論水平和宣傳工作能力。早在1983年,我國就設立了政府的新聞發言人制度,主要用於政府外宣。2003年的“非典”事件與近幾年來出現的突發事件、地方群體性事件,讓政府和群眾都意識到公共信息流通的重要性。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的推行,使政府與公眾之間信息不對稱的狀況得到有效改善,在突發事件、地方群體性事件中,政府新聞發言人擔當了協調溝通的角色。

  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是我國政府信息公開推進到黨務公開層面的表現,是我黨重視新聞媒體橋梁紐帶作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體現。黨的第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推進黨務公開,增強黨務工作透明度”的要求。黨務公開是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的基礎,而制度的形成需要一套成熟的策劃、執行、監督及反饋機制。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要“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完善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增強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黨的第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中首次明確提出“要建立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一經發佈,引起各級黨委、政府及百姓的關注,國內已有眉州、長沙、貴陽、南京、無錫、三門峽等城市開始開展黨委新聞發佈工作。

  無錫市提出《在全市設立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的試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對黨委新聞發言人的發佈內容規定為:“重大決策、重大建議、重要工作部署、重要規定、重要會議;重要黨務信息和黨內信息;黨委年度工作情況、落實上級重要會議精神、重大決策部署情況;對社會熱點問題的態度及處理意見;對新聞媒體有關報道的回應和澄清;其他需發佈的事項。”南京市黨委新聞發佈內容界定與無錫市相似,同時強調通過發佈會、提供新聞採訪服務等多種形式拓寬黨務信息發佈渠道、做好新聞發言人培訓等,市黨委還將制定黨委新聞發言人拒絕公眾質詢的問責機制。黨委的新聞發言人制度運用在外宣方面,主要是向其他國家介紹中國的社會制度等深層次的內容,與他國進行交流。

  從四方面着力加速建設

  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體現了尊重公眾知情權的現代執政理念,為促進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物質文明的協調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其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力:

  一是,黨委新聞發言人是“制度人”,而非個人行為,需要組織一支富有經驗的專業化隊伍來擔此重任,包括成立新聞辦公室,委任新聞發言人及其副手。目前擔任地方黨委新聞發言人的多是經驗豐富的地方官員或者是兼任政府新聞發言人的人員。作為公開信息的把關者與傳播者,他們應當熟悉新聞工作流程,具備新聞學、傳播學、公共關係學、政治學、社會心理學、管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所以,專業化、規範化的培訓和定期考核是很必要的,以保證工作人員的知識儲備以及對黨的方向、社會脈搏等大方向的真正把握。在新聞辦公室的編制中,可從當地媒體選派優秀的中共黨員包括新聞記者、編輯加入工作隊伍,減輕培訓的負擔,並確保黨委新聞發言人與媒體的直接聯絡。

  二是,要保守國家秘密,規範黨務信息公開制度。設立黨委新聞發言人,是在更高平臺上的信息公開,發言人的知情權需要進一步提高,需要全面把握信息,並進行統一傳播,為黨的工作營造境內外良好的輿論環境。然而發言人制度目前還沒有提出明確的工作守則和信息公開的規範,發言人的處境比較尷尬。過於保守謹慎,可能會遭到群眾的誤解和問責;若過於開放,甚至洩露國家秘密,那麼導致的後果更加嚴重。因此,儘快出臺黨務信息公開條例等相關文件是比較緊迫的,黨委新聞發言人工作需要相關法規的支持,照章行事,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維護社會穩定,建立黨委新聞發言人面對突發事件的應對機制,與政府新聞發言人共同承擔突發性事件的答疑和新聞發佈。近年來地方群體性事件頻發,以四川內江“死而復活案”引起的群體性事件的妥善處理為例,政府新聞發言人貫穿其中起到了比較重要的協調作用,通過新聞發佈會,通報案件的處理結果,從而表明了政府的立場。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成立後,有時也需要介入調停,擺明黨委的立場,尤其在民族團結、黨員作風等問題上,群眾更希望聽到黨委新聞發言人的聲音。在涉及執政黨成員引起的突發群體性事件的處理機制上,仍須進行探索,建立完善的應對機制,從而真正實現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給民眾以滿意的答卷。

  四是,處理好媒體關係。黨委新聞發言人需要處理各種繁雜的關係,其中至關重要的,是處理好與媒體的關係:在新聞發佈會的組織上,注意給記者預留出一定的提問時間,增強互動,建立良好的公開的新聞發佈形象;黨委新聞發佈需要通過媒體廣泛告知群眾,經過多級傳播,各媒體把關人的觀點不一致,也可能造成信息傳播的偏差,因此在與媒體的溝通中,需要將相關的事宜確認清楚,確保信息不被誤傳;可以通過媒體,參與其相應的節目,在節目中回答大眾的問題,縮小與群眾的距離;網絡、手機等新媒體的話語權因其分散性而使其引導的難度增大,所以尤其要注意與新媒體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在新媒體中佔據宣傳陣地,視情況而定設立黨委新聞發言人網站、博客,或在機關網站上設立相應的互動區域,並利用手機報等媒體傳播相關公開信息,樹立親民的形象。

  目前,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的主要目標是向境內外介紹中國共産黨的內涵、經驗和舉措,增進大眾對我黨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並針對輿論的動向,及時發佈權威信息,消除不實報道的影響,維護社會的安定團結。在實際操作中,與政府新聞發言人的工作難免有重疊之處,因此兩種制度在職責分工上需要進行細緻的制定,各司其職方可提高工作效率,重復工作對新聞發言人制度的建設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