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 >

北京治堵:總量控制能否從源頭遏制擁堵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3日 16: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廣播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從今天起,北京市治理交通擁堵綜合措施將開始徵求民意。據稱,12月份,北京新車銷售量突破10萬輛已成定局。車市的瘋狂,正是源自對北京治堵方案的猜測,尤其是對“限購”的猜測。那麼北京治堵方案能否有效遏制交通擁堵這一世界性難題?

  從今天起,北京市治理交通擁堵綜合措施將開始徵求民意。中國之聲記者昨天從北京市相關部門了解到,治堵措施主要有6個方面,包括完善規劃,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加快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力度;改善自行車步行交通系統和駐車換乘條件;進一步加強機動車管理;提高交通管理和運輸服務水平。

  目前,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470萬輛,仍以平均每天2000輛左右的速度增加,高峰時,一天增加4000多輛。北京市治理交通擁堵綜合措施被媒體稱為“史上最嚴厲的治理擁堵措施”,它概括起來包括“建設”、“管理”、“限制”三個層次,這一系列措施最終將如何落實?能否有效遏制交通擁堵這一世界性難題?

  北京豐臺一家東風HONDA4S店,週末的午飯時間,記者進店十幾分鐘,銷售員根本顧不上招呼,不管是思域還是CRV,顧客稍有猶豫,心儀的車款可能就被別人提走了現車。銷售員趙硯楠説,本田CRV當天提車肯定得加錢,如果預訂,至少得等一個月才能提車。

  “訂單每天都在增長,不是一輛兩輛的增長,是三五輛的增長,你去問問1.6的車,別説加錢,現金都不好使,沒車。”

  12月12號,下午兩點,記者從北苑路打車去北五環以外的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短短幾公里走了整整一小時,一路上沒有掛牌的新車至少十幾輛。

  “他給你留電話一點用沒有,來車馬上通知你,你跑步前進來提車,現在是搶車不是賣車。”

  不管是日係車、德係車,還是國産品牌車,很多顧客直接揣著銀行卡,只要有滿意的車型乾脆直接開走。中國乘用車聯合會發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北京新車銷售量近9.6萬輛,而去年同期的數字只是7.2萬輛,同比增幅達33%。據稱,12月份,北京新車銷售量突破10萬輛已成定局。車市的瘋狂,正是源自對北京治堵方案的猜測,尤其是對“限購”的猜測:

  “肯定要限牌,這是肯定的,只不過用什麼方式不知道而已,對對對,只不過現在政策還沒出,我也擔心這個問題,所以來看車。”“我是外地人,一限就買不上車啦!”

  在今天開始徵求意見的“北京市治理交通擁堵綜合措施”中,我們並沒有看到“限牌”、“搖號”等具體措施,種種猜測只能找到這樣一句對應的話:“合理調控個人年度小客車增長速度,抑制小客車過快增長”。那麼,北京市究竟可能採取怎樣的具體措施從總量上控制機動車增長呢?

  綜合此前各方消息,控制車輛增長速度可能採取的措施大致分為兩類,一是效倣上海,通過拍賣或者抽籤的方式獲得車牌,通過控制車牌數量達到控制機動車快速增長的目的。上海電臺記者程琳一直在跟蹤報道上海市私車額度投標拍賣的情況,她介紹,上海從1994年開始拍賣車牌,現在已經固定在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六上午,通過網絡或者電話拍牌,實際操作和拍賣收藏品沒什麼兩樣。

  “就到那個公司的網站,它叫勁標網,給你個光盤提前裝好,給你個號,你就可以進入到這個網站,一共是一個半小時,前一小時你確定出三萬,下半個小時,給你修改的時間。”

  上個月,上海一個車牌的價格是4萬7000元,從最初的幾百塊、幾千塊錢,到最高價位5萬8000元,車輛牌照限制供應,對於緩解交通擁堵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大家看到這麼高的價格,首先購車的時候就會有個猶豫,甚至每家有一個車就夠了,不用想著我們家人多,要買兩輛三輛車,可能也是限制了每家的數量。”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邵春福對拍賣車牌的制度並不贊成,不論是拍賣,還是抽籤,他覺得北京都不該選。

  “上海的機動車自然是下來了,但是在上海市內跑的車未必少,上海市民他不在上海買車,我可以到江蘇去買,可以到浙江去買,買了以後不是還可以到上海來開嗎?”

  清華大學教授石京也認為,單是北京拍賣車牌,恐怕起不到太大的效果。

  “比如説北京市限制啦,天津限制不限制,河北限制不限制?一個是和周圍地區的協調問題,一個是自身的政策一定要配套,單一的政策很難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昨晚,已有媒體報道,北京暫時不會拍賣機動車牌照。那麼,人們自然把注意力集中在對購車人身份的限制上,從是不是北京人,有沒有北京戶籍入手控制買車。有報道將這一措施具體化為,有北京戶口,一個戶籍名下只能買一輛小轎車,還得提供停車泊位證明;沒有北京戶口在北京工作生活,也想在北京買車,需要提供房産證、停車泊位證、在北京連續5年以上勞動用工合同、社會保險繳納憑證和納稅證明。

  針對這一説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熊傳林開玩笑説,他的戶口在上海,又沒有在北京工作滿5年,不符合買車的條件。他明確表示北京的擁堵問題非治不可,但不贊成動用限制消費這樣的手段。

  “如果各地都制定這麼一套限制買車的政策的話,對我們的行業發展肯定是不利的,對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個發展主要還是提高消費拉動,這種措施是不利的。”

  控制總量的靴子終將落地,具體該出哪一招?專家們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停車泊位證制度。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邵春福説,把這個舉措用的得當,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樣本是日本,我們國家也用過這一招兒,但落不到實處,只好叫停。但只有把停車泊位證制度實施好,才能讓汽車增長的速度降下來。

  “真有那個空間在那兒,得要有人去檢查,這個停車泊位證上要寫著在什麼地方,這個地方是不是真有這個空間,這個空間是不是被別的車佔用了,這一系列檢查的制度,確認的制度,批准的制度都要有才行,只要有泊位證就不分北京人還是外地人了。”

  北京市交通發展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按照目前北京市機動車增長速度,2015年北京機動車保有量將達到700萬輛。按照規劃,北京市區內的道路設施即使達到最完善的狀態,也只能容納670萬輛機動車,因此機動車總量必須控制,但專家同時認為,要解決交通擁堵問題還得多管齊下:

  “規劃、建設、運營、管理、政策五管齊下。”“加強綜合交通體系的建設。”

  交通擁堵是一道世界性難題,北京治堵不光需要市民的智慧,也需要市民的行動。有報道稱,東京汽車保有量達800萬,但東京並不塞車。因為,在市中心區,普通市民選擇公車而不是私家車出行,另外,司機對交通規則的尊重,也是交通良好的重要原因,甚至是最重要的原因。不管今後如何限車,不管有車沒車,我們在抱怨擁堵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檢討一下自己在馬路上的行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