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 >

生産者直面通脹“嚴冬” 原材料漲價利潤雪上加霜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1日 10: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糧食、棉花、稀有金屬價格節節攀升;能源、人工、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全面通脹的時代,製造業的利潤空間還有多少剩餘?有人悲觀地説,全面通脹時代是製造業的真正寒冬。通脹格局下,製造業的利潤為何被蠶食?製造業又該如何應對通脹時代的利潤復蘇?

  原材料漲價擠壓利潤空間

  王先生是華東一家機械加工企業的老闆。今年以來,鋼材價格的節節上漲令他憂心忡忡。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11月第一週,全國鋼材平均批發價格同比上漲15%。然而,這一數據傳導到王先生的企業,他的鋼材原材料成本上漲了30%左右。

  王先生不得不把這增加的三成成本傳導給他的委託客戶——某特種設備生産企業D公司。但D公司沒法繼續向他們的客戶傳導增加的成本,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説:“現在全球做同類設備的企業有400多家。在參加設備採購招標會時,我們的報價一上去,立刻就有人會降價把客戶搶過去。”

  僅鋼材價格這一項成本上漲,王先生和D公司的利潤分別會下降10%和15%左右。這意味著在價格戰中本已所剩無幾的利潤空間再次被不斷上漲的原材料價格攤薄。而工業原材料的價格上漲,傳導到D公司這樣的製造企業戛然而止,製造業的利潤空間受到了上下游的“兩頭擠壓”。

  在我國,農産品向食品的價格傳導渠道比較明顯,但在競爭過於激烈的製造業,幾乎很難把不斷上漲的原材料成本傳導到消費者渠道。在買方市場條件下,由於供大於求,企業需要通過壓縮利潤來消化上漲的成本,其結果表現為中下游産品價格穩定,甚至可能繼續走低。這導致企業盈利減少,部分難以消化成本上漲的企業可能會破産。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所副所長張文魁説,由於原材料漲價、勞工成本上升以及土地成本上升,中國企業的生産成本進一步上升,將對企業利潤形成強烈的擠壓,未來需要高度重視。

  輸入性通脹壓力雪上加霜

  進入11月,眾多研究機構紛紛警告輸入性通脹的壓力。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上漲,必然對國內價格水平産生深遠影響,對製造業造成更大的殺傷力。

  我國是石油、銅、大豆等重要進口國,這些原材料價格今年出現了明顯的上升。8月下旬以來,表徵原油價格、大豆價格等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指數(CRB)止跌回升,連續上漲,到10月初達到兩年以來高位。

  東莞證券的分析報告認為,由於CRB數據能率先反映通脹情況,CRB高漲信號説明10月我國CPI和PPI指數將繼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