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 >

多種蜂蜜被曝用“蜜精”勾兌 口感比真蜜還好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8日 14: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西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稍不注意,消費者就會買到瓶裝假蜜。目前在市場上流通的假蜜,數量多達數十種,這不是危然聳聽。自治區相關行業協會近期對邕城各大賣場、藥店出售的蜂蜜進行抽樣檢測時發現,多數“超低價蜂蜜”是勾兌而成的,並非天然的蜂蜜産品。

  不少所謂的蜂蜜是高果糖和澱粉糖漿勾兌而成的

  “南寧市場上的蜂蜜,多數是假的,導致我們經營十分困難。再這樣下去,我們也不得不生産假蜜了。”11月7日,南寧市一家蜂蜜加工廠的老闆如是説。

  該老闆向記者提供了一份自治區行業協會的檢測報告。該報告顯示,外地企業生産的假蜜大肆入侵邕城,品種多達幾十個。其中,桂林、南昌、上海等地一些蜂蜜加工廠生産的洋槐蜂蜜、益母草蜂蜜、棗花蜂蜜是用高果糖和澱粉糖漿勾兌而成的。

  從事蜂蜜加工生産已有幾十年的該老闆,對南寧市場上出現的假蜜現象,顯得頗為無奈。早在去年,他們就被假蜜逼得無所適從,生意大不如前,以致出現這樣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顧客買到真蜜,卻質疑是假的;買到劣質的假蜜,他們卻認為是真蜜。該老闆稱,目前在市場上流通的假蜜,品種繁多。有些廠家還聲稱加工出來的蜂蜜可以壯陽,何其荒唐。

  該老闆對造假分子的技術頗為了解。他介紹説,多數情況下,造假分子是往一鍋白水里加入白糖和硫酸進行熬製,再利用酸解作用將白糖的雙糖分子分解成單糖,再加入增稠劑、甜味劑、防腐劑、香精和色素等化學物質進行調製。這樣,顏色清亮、香味濃稠的“蜂蜜”就做成了。如果再將這些“蜂蜜”裝入瓶子,進行包裝,就可以在超市、賣場、藥店等處出售了。

  11月5日上午,某蜂蜜廠家銷售部一名經理也稱,因為成本低廉且製作技術簡單,假蜜的售價十分便宜。如某個品牌的枇杷蜜售價26多元/公斤;正常的枇杷蜜價格,一公斤至少要50元以上。假蜜幾乎把他們“擠出了市場”。

  該銷售部在南寧市一家大型賣場,以前每月可賣出300~400瓶蜂蜜。如今,銷量正逐漸下降。儘管他們通過降價、促銷等手段,但效果還是不理想,人力成本反而提了上去。

  在南寧市一家蜂蜜專賣店工作已經兩年多的小韋,也認為真蜜越來越難賣了。原因是,假蜜以低價衝擊著市場。以前,該店的荔枝和龍眼蜜是最好賣的,每個月的荔枝蜜大概能賣出300多瓶。上個月,荔枝蜜忍痛打了10元特價才賣出100多瓶。

  有蜂農被迫放棄養蜂

  原料蜜難賣,不少蜂農連生計都維持不了

  在低價的衝擊下,假蜜和真蜜爭奪市場,並漸漸佔據上風,令許多蜂農“很受傷”。

  11月5日上午,在雲南等地放蜂的天等籍許先生等人説,以龍眼蜜為例,他們一個蜂箱的蜜蜂,在氣候條件好的情況下,一箱能出10至18公斤的蜂蜜,批發價為16至20元/公斤。從大新裝桶運回南寧生産,一輛裝6噸蜜的小卡車的運費約為500~600元。運回工廠後,經過滅菌、除塵、濃縮和包裝等工序處理,加上人工費和其他費用,最終進到市場,每公斤的價格是35~40元不等。

  “現在,有的廠家龍眼蜜卻賣得很低,十幾二十元一公斤,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蜜是勾兌的。”許先生説,見勾兌的蜜也有龍眼蜜等蜜的味道,以前向他們收購的加工廠,也開始從“蜜精”廠家購進原料,自行配製“蜜蜂”。這樣一來,他們真正的原料蜜卻賣不動了。

  許先生透露,一個中型加工廠,一天就能生産100多噸的“加工蜜”。他們風餐露宿在外養蜂,如今,原料蜜難賣,連生計都維持不了。現在,不少蜂農都回老家,不願意再養蜂了。

  “加工蜜”橫行已引起重視

  一些廠家加入了造假大軍

  廣西養蜂指導站的許站長説:“現在,越來越盛行的造假手段,是利用大米或澱粉酶解發酵生成果葡糖漿,果葡糖漿顏色與天然蜂蜜幾乎一樣,通過添加香精後,性狀跟真蜜很相似。不過,真蜜假蜜還是可以辨認的:假蜜十分透明,真蜜則呈半透明狀態。

  但是假蜜成本低,産量大,其低廉的價格不斷對正規企業造成衝擊,導致很多蜂蜜廠家在與假蜜的競爭中敗北,有的退出了市場。還有的廠家,乾脆丟下行業準則,昧著良心追隨造假分子,加入了造假大軍。

  自治區及南寧市蜂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2006年3月1日,國家出臺了《國家蜂蜜標準》,明確公佈了各等級蜂蜜含有的成分以及這些成分的理化要求。現在的造假分子“亦步亦趨”,堂而皇之利用該標準中規定的蜂蜜成分數據作為參照和標準,大肆造假,逃避有關部門的技術檢測。目前,假蜜橫行的現象已引起自治區相關管理部門的注意。

  低價劣蜜驅逐真蜜

  南寧不少大賣場都有低價劣蜜售賣

  11月5至6日,記者走訪幾家賣場。在大學東路某家大型賣場,貨櫃上擺滿了品種繁多的蜂蜜,不同品牌的蜂蜜(瓶裝,重量相同),從9.8元~46元不等。

  來自福建某地生産廠家的枇杷蜜,標簽為“純正枇杷蜂蜜”,裝瓶為1.5公斤的售價是39.8元。問及該牌子的蜂蜜為何賣得如此之低時,促銷員稱這是廠家定的價錢,超市只負責賣。這種牌子的蜂蜜是他們主推的蜜品,一個月能賣出幾千到上萬元。

  知情者説,該牌子的蜂蜜,根本就不是天然産品,而是用“蜜精”勾兌的。類似的産品,在許多賣場都有出售。對此頗為了解的一名蜂農也説,枇杷是南方地區的特有樹種,北方很少有種植。近年來,枇杷種植面積少,在他們放蜂經過的地區很少能打到枇杷蜜。

  在西鄉塘廣西民族大學附近一家大型超市,一款産地顯示為江西某地的蜂蜜打上了5.9元的特價(原價為10.9元)。記者查看配料表,見上面標明蜂蜜含量為20%。另一款同一廠家的紫雲英蜂蜜1000克裝售價是18.9元,其配料表標明主要原料和成分是蜂蜜。而其他品牌的龍眼蜜為18至29元不等。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南昌一個廠家,用同一地址註冊了4家生産蜂蜜的企業。這些不同廠家卻同一地址的蜂蜜,顏色幾乎一致,且價格很低,分別標出9.8元/公斤的價格。

  此前,記者在走訪一些藥店時,也發現低價的蜂蜜成許多消費者的首選。

  知情者稱,假蜜的橫行,令蜂蜜市場的口碑變得越來越差,不斷有消費者質疑他們的真蜜。他們不得不自行送檢,用專業權威部門的檢驗結果來證明自己出售的蜂蜜是真的。每次送檢的費用都要上千元,“我們已經不起折騰”。

  “蜜精”可以勾兌“蜂蜜”

  一些“蜂蜜原料”廠家用色素和香精勾兌蜂蜜直接售賣

  11月2日下午,南寧市另一家蜂蜜加工廠接待了幾名客人。他們自稱是蜂蜜“原料”的生産廠家,來自柳州市。該廠所生産的蜂蜜原料可以兌入蜂蜜,或者可以加入色素和香精後,直接當作蜂蜜售賣,大大降低蜂蜜的生産成本。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客人”帶來的樣品,分為不同的品種,分別裝在容器裏,並標上編號。這些樣品大多呈深黃色,有真蜜的顏色特徵。初聞之,有濃厚的香味;再細聞,有刺鼻或帶有水果糖的味道;一嘗,感覺甜味單一,伴有苦澀味或化學品的怪味。“客人”稱他們是從甜菜中提取的“蜜精”,可以跟其他蜜蜂進行勾兌,比例是10:1。

  隨後,“客人”將該廠生産的紫雲英蜂蜜倒出來,與他們的“蜜精”進行勾兌,讓記者品嘗。記者感覺假蜜的口感比真蜜還好,有蜂蜜的味道,但沒有真蜜特有的那種野草香味。“客人”説,目前,區內有不少廠家都在用他們生産的“蜜精”勾兌蜂蜜。而用此勾兌出來的“蜂蜜”,國家兩個權威的檢測機構(設在北京和秦皇島)也檢測不出來。

  在他們提供的檢測報告上,記者確實見到一些理性指標達到相關的標準。他們承認,這些用“蜜精”勾兌的蜂蜜,僅含有果脯糖、高果糖和低聚糖,但沒有蛋白。

  問及一噸“蜜精”的價錢時,“客人”稱,一噸3000至7000元,視濃度而定。蜂農一年到頭在外養蜂採蜜得出的量,在他們廠,一天就能生産出來。

  待“客人”離開後,這家蜂蜜加工廠的老闆透露,從去年開始,他們就被造假分子盯上了。現在,他們經常收到一些“蜜精”生産廠家發來的短信、資料,甚至有些人還登門送來樣品,介紹如何勾兌蜜蜂産品。

  在他出示的短信上,記者見到如下字樣:“公司是利用純大米、專業生産蜂蜜型號果萄糖漿、果蜜糖漿的廠家,同位素、糖醛、波美度、果糖含量等指標都達到蜂蜜標準。目前眾多公司使用,並出口到其他國家。若想了解我公司的産品,可聯絡我們,我們會給你提供樣品及勾兌資料……”

  幾天后,南寧市另一家正規蜂蜜加工企業也接待這幾個客人。同樣,客人也向該廠推銷這種“蜜精”,但遭到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