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 >

中國建築短命造成巨大浪費 規劃更改頻繁成禍根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5日 15: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資料圖片)

  建築長壽是社會資源的最大節約

  客觀上,中國處在大變動時期,建築本身壽命就不會太長;最大的主觀因素則是規劃更改頻繁

  “提高建築的使用壽命是最大的資源節約。”中國房地産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雲昌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拆了建、建了拆,一個建築一百年拆三次,這是巨大的社會資源浪費。

  那麼,中國的建築為什麼這麼短命?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業界專家、學者分析認為,城市化進程過快、規劃更改頻繁、設計有缺陷以及質量不達標,都是造成中國短命建築的主要原因。

  短命建築是巨大浪費

  “中國建築短命有客觀上的歷史原因。”顧雲昌説,過去,中國在住房問題上欠賬較多,一開始政府考慮先把房子蓋起來,讓大家住進去,因此在設計標準、規劃標準上要求不高。現在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蓋的房子已經很難符合當前的居住需要。一方面,當時的建築質量相對較差,房屋主體結構要求較低,建築材料不符合節能環保的要求。另一方面,房屋在功能設計上也有所欠缺。所以,很多舊房子都面臨被拆遷的命運。

  與此同時,中國城市化進程很快,在快速擴張的過程中,城市中心地段的地價越來越高。從經濟角度來看,不管是政府還是開發商,買地擴張的成本過高,反而不如舊城改造拆了重建划算。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地産商告訴本報記者,拆舊城建新城是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倚重的城市建設方式。這樣做,既可以改變舊的城市面貌,又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政府土地財政收入。

  顧雲昌説,客觀地講,近二三十年來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很快,城市變化非常大,城市擴張,道路變寬,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處在大變動時期的中國建築,本身壽命就不會太長。

  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在第六屆國際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大會上介紹,我國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築量最大的國家,每年新建面積達20億平方米,建築的平均壽命卻只能維持25—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