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 >

“包容性增長”如何包容?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19日 09: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財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9月16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第五屆亞太經合組織人力資源開發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並致辭。

  胡錦濤就“包容性增長”發表重要講話

  實現包容性增長,根本目的是讓經濟全球化和經濟發展成果惠及所有國家和地區、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續發展中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我們應該朝著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目標,堅持發展經濟,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增加社會財富,不斷為全體人民逐步過上富裕生活創造物質基礎。我們應該堅持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人人平等獲得發展機會,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不斷消除人民參與經濟發展、分享經濟發展成果方面的障礙。我們應該堅持以人為本,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注重解決教育、勞動就業、醫療衛生、養老、住房等民生問題,努力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胡錦濤2009年首論“統籌兼顧,倡導包容性增長”

  胡錦濤再論“實現包容性增長”

  包容性增長的由來——

  “‘包容性增長’這個概念,是2007年由亞行首先提出來的,但也是國際組織在10年間逐漸完善的一個概念。” 亞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莊健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表示,之所以提出這一概念,是基於中國加入WTO以後,經濟增長迅猛的事實。

  數據顯示,2002年—2007年,中國年均經濟增速高達11.65%,尤其是2004、2005年這一輪增長比較明顯,甚至超過10%以上,2006年、2007年更是達到了12.7%和14.2%的增長。

  現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的湯敏告訴《中國經濟週刊》:“當時大家都在談經濟增長,但是經濟增長過程卻出現了一些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收入分配不公。經濟增長了,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受益,有的人受益多,有的人受益少,特別是貧困人口受益更少。”

  此外,中國GDP如果再保持在兩位數以上的增長,資源、環境的壓力會增大,由增長本身不均衡導致的矛盾也會增多。是否應該適當下調增長預期水平,也成為當時學者爭論的焦點。

  據湯敏介紹,在此背景下,2005年,由亞行贊助支持,亞行經濟研究局和駐中國代表處聯合開展了“以共享式增長促進社會和諧”研究課題,同時邀請林毅夫、樊綱等國內七八位知名學者一起參與研究。

  與此同時,在中央政府將“構建和諧社會”定為一項基本國策的背景下,由林毅夫主編,莊巨忠、湯敏、林暾等學者編寫的《以共享式增長促進社會和諧》一書正式于2007年出版,該書出版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中國經濟過去30年增長的特點,收入差距擴大的原因和所帶來的問題及挑戰,探討通過實現共享式增長構建和諧社會的政策選擇。

  “這本書出了英文版。當時翻譯成中文的時候,我們斟酌了很久,最後是用了‘共享式增長’這個詞,實際上也有人翻譯成‘包容性增長’。”莊健説。

  莊健表示,“包容性增長”這個概念其實跟這些年中國政府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是一脈相承的,也是在貫徹“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這個理念。“單純地發展經濟是不好的,而更加全面、均衡的發展,才能使得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進行。這才是發展的目的,這樣的發展才能夠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