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 >

全球中産階級集體“焦慮”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18日 10: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國際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我的包袱很重,我的肩膀很痛;我的眼光很高,我的力量很小;我的床舖很大,我卻從沒睡好;我的慾望很多,我的薪水很少,我的日子一直不壞不好……”

  如今,很難找到對生活現狀滿意的中産階級,全球多數的“中産”肩扛巨大的生活壓力過著易碎的“偽幸福”生活。各國的中産者不得不面對著類似的焦慮:今天找到工作了,明天會不會被辭掉?今天身體很健康,明天會不會因為一場大病而致貧?今天的職位明天還有多少上升空間?今天疲於奔命,明天老人誰來贍養?一次大規模裁員,股票的波動甚至調整稅率,都能讓中産們嚇出一身冷汗。

  所謂“中産階級”(middle class)是一種社會階層,在現代社會中,指擁有一定程度的經濟獨立,例如有安定、較高薪酬的工作,在現代社會對社會的發展和穩定起很大的作用。中産者似乎註定要擁有光明無比的未來,手握穩定社會的超級能力,然而當社會學家把這些光輝無比的任務壓在他們的肩上時,卻悲哀地發現他們其實只不過是一個脆弱的夾心層。

  中産階層的焦慮

  “遠離喧囂的城郊,一輛轎車利落地駛進其中一棟房子前院,燦亮的陽光灑滿院子,兩三個孩子和一條狗在綠草地上嬉戲,這時,大門敞開,優雅的女主人走出來,與剛下車的男子擁抱親吻。”

  這是許多美國電影裏經常出現的畫面,畫面呈現的幸福生活,是許多美國中産階層的生活寫照,也是許多追求美國夢者的理想生活。但是,這般好景對一些美國中産家庭已是明日黃花了。

  如今美國中産階層曾經普遍擁有的優越感在下降,他們被形容為“集體向下沉淪”。受經濟危機影響,房地産泡沫破滅,借款緊縮,許多中産階層的生活越來越難過,很多人被裁員後,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頓。

  而住房、教育和醫療保險已經成為背負在美國中産階層身上的“三座大山”。《經濟學家》週刊曾引用美國馬裏蘭大學專家的話説:經濟衰退的主要問題不在於數百萬新增貧民人口,而是中産階層遭到“巨大打擊”。

  在歐洲傳統的中産階層市民社會,憤怒和躁動的情緒在蔓延,最近包括希臘、法國、西班牙等國在內的歐洲多國一系列的中産階層罷工,衝在隊伍最前面的中産們已非昔日有車有房、衣食無憂、時常全球旅遊度假的白領,而是成了走上街頭抗議降薪和退休年齡延遲的工會先鋒。

  一向以社會和諧、均衡以及財富分配均勻自居的日本,也因連年的經濟低迷而加劇了中産階層的瓦解。10年前,90%的日本人認為自己屬於“中産階層”。去年東京大學進行的一項調查中,接近一半的日本人把自己的經濟地位定義為“中産階層以下”。 焦慮,究竟源自何處?

  今天找到工作了,明天會不會被辭掉?今天身體很健康,明天會不會因為一場大病而致貧?從漲工資到職位晉陞,從戶籍制度到收入分配製度,到處都有或明或暗的“天花板”,中産上行的機會並不多。如果再看眾多青年在結婚生子後被高房價、子女教育等問題弄得焦頭爛額,更讓人意興闌珊、鬥志盡消。

  有人説,相比改革開放前,現今大多數人的物質生活條件已經有了很大改善,為什麼還不知足呢?主要是因為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容易抬高自己的期望值,而一旦達不到預期,挫折感就會隨之産生,這是“中産”不快樂的原因。

  但是,這種説法並不被“中産”認同。在北京一家行業協會工作的高先生説,好不容易才湊足首付買了房,淪為房奴;貸款買車,又還貸又養車,成為車奴;生了孩子,更是被深度套牢,成了孩奴。“這些顧慮,難道是憑空編造的嗎?難道是過高要求導致的嗎?”

  家安在北京,家庭年收入16萬元的林曉虹夫婦有車有房。剛剛習慣有孩子的生活,她突然發現自己開始為贍養老人發愁:首先就是把父母們接到北京後住在哪?在高企的房價和不斷拉大的支出—收入差距下,贍養老人會不會壓垮中國中産階級、準中産階級? 各國中産的非典型煩惱

  美國:上學、旅行都差錢

  36%的美國人如今表示,無力再繼續向退休賬戶裏存錢了;43%的美國的退休賬戶裏存款餘額不足1萬美元;在過去一年中,24%的美國工人表示由於經濟惡化打算推遲退休。

  這樣一組看似枯燥的數據,隱隱暗示著美國的中産階級正面臨危機。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以教育為例,由於金融危機,州政府進一步縮減教育開支,學校只好漲學費。以擁有20多個分校的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為例,今年學費比去年上漲了204美元。而過去五年來,這所學校的學費累計上升了1710美元。

  在此背景下,來自中産階級家庭的學生處境最為尷尬:富人子弟不缺錢,窮人家的孩子可以名正言順地申請救濟而且成功率很高。但中産階級子女既缺錢又不一定符合申領救濟的資格,於是他們只好去申請學生貸款。 印度:家庭主婦投身職場

  老中産階級通常來到孟買這樣的大城市比較早,抓住了經濟改革的機遇,他們僅靠房租,收入就非常可觀。但這些家庭的收入主要依靠男性家庭成員,對於以經營公司為生的中産家庭更是如此。

  今年68歲的拉克家就是其中的一員。他遷居孟買較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買下了兩處房産,而在這二三十年間,房價上漲了二三十倍。不過,拉克並沒打算賣房子,他們一家三代5口人住在一套三居室,另外的一套兩居室則用來出租,每個月租金和人民幣將近2萬元。

  拉克自己還開了個公司,現在已經交給兒子打理。公司的規模雖然不是很大,卻也是家庭主要收入來源之一。拉克的夫人和兒媳都是家庭主婦,雇有兩個傭人、一個司機。生活富足的拉克已經去過迪拜6次了,對拉克這一階層的人來説,出國旅遊往往會首選歐洲。 比利時:就業成了新問題

  比利時人生活中最大的支出就是住房和食品,其中住房在許多家庭的開支中佔了很大一部分。對在一家中資公司工作、月薪2500多歐元的勞拉説,自己現在租了16平米的一個小房子,每月租金就要400歐元,正準備租住的公寓的月租金要850歐元。勞拉表示,從長遠來看肯定還是買房子更合算,但是單身的她現在還無法承受。

  除去這兩項,比利時人在其他方面就不需要太操心了。從教育到醫療再到養老,國家的一系列福利政策為人們解決了諸多後顧之憂。

  以教育為例,從幼兒園(接收兩歲半以下幼兒的託兒所除外)到大學的收費水平都不高,甚至可以説很低。公立學校費用低廉,一些教學質量較好的私立學校的收費也在人們的承受範圍之內。以比利時的幼兒園為例,孩子每個月只需交50多歐元的飯錢,學雜費一年10歐元,學校組織觀看演出或者外出遊玩每次也只是5歐元而已。一個月下來平均費用不會超過60歐元。 中國:沒房子,不敢“中産”

  “我哪算中産階級,無車無房無孩子,三無人員。”一見面,張小平就無奈地對記者説。

  河北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張小平2004年來北京闖蕩。最初在一家計算機類雜誌社工作,由於自己工作勤奮又能幹,月收入經常在8000元上下浮動。在出版社工作的女朋友每月也有6000多元的收入。

  那時兩人的生活過得很“小資”,幾乎很少在家自己做飯吃。然而,2009年底,張小平失業了,婚後買房計劃也宣告泡湯。

  “2008年底剛開始看房時,東五環外的房子均價7000一平米,當時稍微猶豫了一下,這一猶豫就拖到了現在,房價每平米已經漲到了一萬七。”張小平説,這幾年,他的財力在不斷積累,卻遠遠趕不上房價的增長速度。

  “我知道很多人都面臨和我同樣的問題,如果不是個體的原因,必然是這個社會出了問題。”張小平感慨道。

  在北京上地一家大型軟體公司上班的周琦也面臨著類似的困擾。他和妻子工作不錯,收入不菲,算是標準的“中産”家庭。原本他們一直沒想買房,直到今年年初妻子意外懷孕,才意識到該有個固定的家。不過周琦無論如何算計,在動輒數百萬的房價面前,他備感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