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伊斯蘭國家民眾因其先知連遭西方國家淩辱燃怒火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24日 04: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法國《查理週刊》刊登褻瀆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事件,在中東地區引起了軒然大波,繼美國電影《穆斯林的無知》之後,又一波憤怒之火和抗議浪潮正在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展開。穆斯林民眾因為其先知遭西方國家一再淩辱而燃起的憤怒之火再次升級。

  抗議浪潮不斷加劇

  據中東媒體22日報道,埃及、突尼斯、巴基斯坦、伊拉克、孟加拉國、黎巴嫩、也門等伊斯蘭國家都爆發了不同程度的示威遊行。尤其是21日在巴基斯坦的“愛護先知日”遊行演變成了暴力活動,導致至少19人死亡、100多人受傷,巴基斯坦全國各地市場、銀行、加油站等公共場所幾乎全部關閉,在伊斯蘭堡、卡拉奇、白沙瓦、拉合爾等15個城市,21日早上至當地時間下午6時,手機業務完全屏蔽,政府解釋這樣做是為了避免武裝人員在人群聚集處通過手機遙控製造爆炸襲擊。孟加拉國首都達卡的示威吸引了近1萬人參與,示威民眾還焚燒了美法兩國國旗和美國總統奧巴馬的肖像。黎巴嫩約有數千名真主黨支持者揮舞著黎巴嫩國旗和真主黨旗幟上街遊行,他們的口號是“美國去死,侮辱我們先知的人去死”。

  中東媒體報道説,埃及警方為防止班加西事件重演而在法國使館周圍部署了重兵防衛。記者在法國駐埃及使館前看到,大批遊行者聚集在法國駐埃及使館附近抗議,一些人甚至還舉著本拉登的畫像,大量軍警嚴陣以待。據埃及內政部21日公佈的統計數字説,在過去的48天內,埃及發生了1409次遊行,而從本月11日發生先知被褻瀆事件至今,遊行最為集中和密集,訴求也只有一個,即譴責、抗議美國電影和法國漫畫,以維護伊斯蘭教的神聖性,捍衛先知穆罕默德的不可侵犯性。

  值得注意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人士和眾多組織紛紛呼籲穆斯林民眾保持克制。埃及大穆夫提阿裏朱瑪要求抗議的民眾“保持理性,採取理智與和平的方式表達訴求和願望”。阿盟秘書長阿拉比稱該漫畫是粗暴並令人驚訝的,但是被該漫畫觸怒的人應該採用和平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抗議。

  仇恨情結原因複雜

  在穆斯林的情緒已被美國出現的反伊斯蘭影片激怒到極點的情況下,為何法國的《查理週刊》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繼續褻瀆穆斯林民眾敬仰的先知穆罕默德呢?

  阿聯酋《民族報》認為,這家法國發行量很小的雜誌刊載有爭議漫畫的原因可能是希望以此來提高發行量。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稱,這家右翼小報的歷史記錄一貫不良,以前也曾刊登過嘲笑極端正統猶太教徒的漫畫。《查理週刊》的主編自稱他們辦的是一份無神論和支持政教分離的報紙,他們反對任何宗教干涉政治和進入公共領域,而且法國法律也賦予了他們言論自由的權利。埃及的自由與正義黨則聲稱,在反伊斯蘭影片和漫畫之後有一隻黑手,他們希望破壞伊斯蘭國家與西方的關係。

  中東媒體認為,相當一部分西方人,尤其是以捍衛基督教價值觀自居的右翼勢力對伊斯蘭教是不信任的,這次法國出現侮辱先知的漫畫後,法國極右翼勢力“國民陣線”領導人勒龐稱,言論自由是公民的權利,政府如果介入此事的話就是反共和的。西方國家對伊斯蘭教缺乏信任甚至充滿敵視,是導致頻頻發生褻瀆伊斯蘭教事件的一個主要原因。

  沙特《中東報》一針見血地撰文評論説,西方對伊斯蘭世界、伊斯蘭教和穆斯林等的偏見和成見根深蒂固,法國不顧已經瀰漫全球的反美浪潮再次出現詆毀先知的事件,就恰恰説明了這一點。(本報開羅、伊斯蘭堡9月23日電)

  點評

  殷罡(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從1989年英國作家拉什迪因《撒旦詩篇》一書遭到追殺並引發伊朗和英國斷交,到2005年丹麥漫畫事件引發全球穆斯林抗議浪潮,直至本月11日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因美國播放一部影片而在恐怖襲擊中喪生,無不説明了這樣一個問題:文藝創作自由是有限度的,這個限度就是必須尊重宗教信仰者的感情,絕對不能嘲弄信仰者心目中最神聖的先知。這是人類社會各文化群體和睦相處的底線,一旦這條底線被破除,必會引發激烈的群體事件,並被少數別有用心者利用,煽動血腥的暴力。在利比亞的情況就是如此,一方面是民眾理性的示威,一方面是極端宗教分子的恐怖襲擊。

  實際上,世界各國、各文化群體的主流,對這一底線都是尊重的,麻煩製造者總是極少數恣意妄為的人,這就提醒人們:為了避免惡性的文化衝突,有必要對媒體和文學藝術創作者的行為做最低限度的行為規範,這一限制包括道德呼籲和法律限制。一旦做出這樣的規範,極少數人的鋌而走險就會受到相應的告誡或懲罰,不至於引發大規模的文化衝突。本報駐埃及記者 黃培昭 張夢旭 本報駐巴基斯坦記者 牟宗琮

熱詞:

  • 伊斯蘭國家
  • 先知
  • 埃及
  • 伊斯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