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美國大把撒錢也未能阻止中東國家反美浪潮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18日 04: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9月16日,在英國首都倫敦的美國駐英使館附近,穆斯林民眾手舉標語牌參加示威活動,抗議詆毀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和誹謗伊斯蘭教的美國影片《穆斯林的無知》。

  正如2010年12月突尼斯一小販自焚引發了席捲中東的“阿拉伯之春”一樣,2012年9月11日由美國一部反穆斯林電影引發的伊斯蘭世界的反美浪潮同樣讓人猝不及防,令美國被動,且影響深遠。

  白宮進入“緊急狀態模式”

  白宮如今已經進入“緊急狀態模式”,總統國家安全副顧問麥克唐納每天主持兩次政府相關各部門的聯席會議,奧巴馬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班子幾乎每天都舉行會議,應對兩起重大突發性事件: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史蒂文森及其他3名美國工作人員遇襲身亡事件;伊斯蘭世界反美抗議浪潮。

  兩大事件都有著同樣的重要性:一國駐其他國家的使領館被視同該國領土,使領館受到武裝攻擊,相當於該國領土受到侵略,更何況是美國這一世界超級大國,而且是大使遇襲身亡;而伊斯蘭世界的反美浪潮也同樣嚴重,這意味著奧巴馬政府3年多來的“中東新政”面臨最嚴峻的挑戰,可能更意味著美國、以色列在中東的長遠安全面臨巨大威脅。

  為應對大使遇襲身亡事件,奧巴馬及其白宮國家安全團隊採取緊急措施。美國海軍12日向利比亞海域派出兩艘驅逐艦,增加美軍在該國周邊的軍力部署。這兩艘軍艦都裝備“戰斧”式巡航導彈,可以對利比亞境內武裝人員進行打擊。另外,美國國防部將向利比亞部署一支50人的海軍陸戰隊快反部隊。如果局勢惡化,美國軍方還可能派遣更多的部隊。

  除此之外,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已經盡最大努力向利比亞派出情報人員,以調查究竟是哪個組織策劃了對美國領館的攻擊行動。不過,據美國不具名官員透露,目前CIA大量的人力已經被派到敘利亞邊境,負責培訓、組織、整合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已不太可能再抽調大量人力前往利比亞。

  奧巴馬向穆斯林國家領導人施壓

  以抗議詆毀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穆斯林的無知》為導火索,伊斯蘭世界反美浪潮呈現出星火燎原之勢。目前,除利比亞“襲館”重大事件外,在埃及、也門、突尼斯、摩洛哥、蘇丹、伊朗、伊拉克、巴勒斯坦甚至印度尼西亞等伊斯蘭國家都展開了反美抗議活動,在埃及、也門等國也發生了衝擊美國大使館事件。

  對此,奧巴馬政府作出迅速而謹慎的應對。儘管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以及美國一些官員的最初反應是該影片與美國政府無關,美國人“擁有言論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美政府對該片的放映“無能為力”,但隨著伊斯蘭國家反美抗議浪潮的擴散,奧巴馬政府似乎對這一立場做了修正。

  美國聯邦調查局迅速介入,查明該片導演納科拉有犯罪前科,曾因金融欺詐被判刑,不過目前正在保釋期間。15日,美國警方在加利福尼亞州納科拉的住所將其帶走,並對其進行了審訊,以“重審納科拉是否符合保釋條件”。如果有關方面確認納科拉在保釋期間有違規行為,他可能將重新入獄。

  在國內採取行動的同時,奧巴馬政府在國際上也開始行動,希望迅速緩解甚至消除此事給美國在伊斯蘭世界造成的惡劣影響。奧巴馬本人于13日夜間親自致電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希望土耳其這一在伊斯蘭世界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國家“出聲”,為盟友美國説點好話。隨後,埃爾多安於14日發表了“措辭嚴厲”的演講,稱美國駐利比亞領館遭到的“恐怖襲擊”背後的組織及其意圖都要受到嚴厲譴責。

  奧巴馬還向埃及總統穆爾西施加了強大壓力,督促穆爾西保護美駐埃使館及外交官的人身安全。奧巴馬在14日的一次採訪中甚至表示,埃及已經不再是美國的“盟友”,當然也不是“敵人”,而在穆巴拉克時代,美國一直將埃及稱作“盟友”。面對美方的壓力,穆爾西調整了一開始猛烈批評美國影片的態度,表示保護美國在埃及官員的人身安全是埃及的義務和榮耀。

  與此同時,美國副總統拜登、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分別致電蘇丹副總統塔哈、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一方面希望他們保護美國人員及資産的安全,另一方面也希望他們在緩解穆斯林反美情緒方面做一些努力。

  美國學者反思政府中東戰略

  隨著局勢的發展變化,可以明確的一點是,詆毀穆斯林的美國影片並不是引發襲館事件及反美抗議浪潮的根本原因,它充其量只是偶然出現的一個導火索。在華盛頓的美國官員、議員以及學者都已經開始討論此次大風波的真正原因,以及這場風波對未來美國中東戰略的影響。

  此次發生反美抗議浪潮最激烈的幾個國家利比亞、埃及、也門、突尼斯等,也是過去一年多來“中東革命”風起雲涌的幾個國家,這些國家的反對派在美國的支持下,或通過革命,或通過政治談判都推翻了當權者,建立了新政權。

  美國推波助瀾的“阿拉伯之春”的塵埃還沒有落定,中東反美浪潮就開始出現,這讓美國的專家學者開始反思:美國在這場“革命”中得到了什麼?在埃及,美國拋棄了原來的盟友穆巴拉克,直接導致了穆斯林兄弟會(穆兄會)的上臺。在此次反美浪潮中,穆兄會積極支持反美運動。據美國媒體報道,在美國向埃及總統穆爾西施壓後,穆兄會在其英文聲明中改變了態度,要求穆斯林克制,但在其阿拉伯語的聲明中仍支持反美運動。

  上述幾個國家也是中東國家中得到美國援助最多的國家:過去4年來,埃及每年獲得16億美元的援助;從2011年利比亞推翻卡扎菲的運動剛剛開始到目前新政府建立,美一共向利提供了兩億美元的援助;也門在2011年獲得1.34億美元援助,今年也有6400萬美元。美國人開始置疑,在美國鉅額財政赤字的情況下,美國政府如此大把地花納稅人的錢是否值得,美國在中東的利益是否真的得到了保障?美國參議員保爾説:“我們對此已經厭倦了。”

  有專家認為,儘管奧巴馬2009年上臺伊始就選擇在開羅演講,稱美國與中東國家的關係將迎來新的開始,同時他也努力結束了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兩場戰爭,但奧巴馬最終還是未能打破“文明衝突”的詛咒。事實上,只要美國國內猶太利益集團依然強大,美國仍偏袒中東盟友以色列,那美國仍將深陷與阿拉伯國家“文明衝突”的怪圈而無法自拔。

熱詞:

  • 反美
  • 中東
  • 戰略
  • 美國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