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糧食署官員:中國對非援助與合作重在“授人以漁”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8日 20: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7月18日電(記者邰背平、淡然)世界糧食計劃署駐非洲聯盟和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代表史蒂文奧馬莫18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通過中非合作論壇這個重要平臺,中國在幫助非洲減輕貧困和消除饑餓方面做了重要貢獻,中非互利合作也助力不少非洲國家實現了可持續發展,中國在“授人以魚”的同時也“授人以漁”。

  專程前來北京參加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的奧馬莫對記者説,非洲國家在減貧消除饑餓方面有兩個層次的需求:一是處在極度貧困中的人需要直接救濟,二是更多的人需要通過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實現就業,從根本上解決貧窮和饑餓問題。

  他認為,中國通過中非合作論壇機制對非洲的開展援助和合作項目,在這兩個層面都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

  位於非洲大陸東端的“非洲之角”地區去年發生旱災和饑荒,大量人口面臨饑餓威脅。中國政府為緩解非洲地區的災情付出了極大努力,提供緊急糧食援助和糧援現匯等總額5.33億人民幣。這些援助通過聯合國機構等多邊渠道提供,既有糧食實物援助,也有現金捐助,為緩解當地災情發揮了重要作用。

  奧馬莫説,受災的當地人大多數極度貧困,有沒有直接糧食援助對他們而言是“生或死”的問題。他説,中國政府的大力援助大約使240萬人直接受益,當地民眾對來自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援助非常感激。

  直接援助幫助那些最需要的人渡過了難關,而共贏合作則助推當地經濟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奧馬莫説,在中非合作論壇的框架下,中國不斷加大在非洲的合作力度,尤其是在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幫助當地經濟走上發展軌道。通過開展合作而帶來的減貧和消除饑餓的效果具有更長遠的效果,屬於“授人以漁”之舉。

  “中非合作論壇是一個非常高效的合作機制,非盟各成員國政府對這樣一個合作平臺都非常認可,”奧馬莫説。

  他談到,中國對非洲國家發展的推進作用主要體現在積極示範和合作共贏兩個方面。三十年多來的快速發展給中國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幫助幾億國民擺脫貧困,也從糧食署的受助國變成了捐贈國。中國發展的成功例子為非洲國家提供了範例和鼓舞。同時,和中國的廣泛合作給非洲發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促進作用。

  中國自身發展的成功經驗能為非洲國家提供示範效應,在這一點上,同時接受採訪的糧食計劃署政府關係司司長比肖帕拉久利和他的同事奧馬莫所見略同。

  帕拉久利説,在幫助欠發達國家減貧和消除貧困方面,中國能做的不僅是直接援助,更難能可貴的是在政策、戰略和發展模式上提供可供借鑒的寶貴經驗。

  帕拉久利認為通過中非合作論壇,中國在非洲開展了大量互利合作。非洲地區是糧食署開展工作的重點區域,2011年糧食署38億美元援助支出中,有20億花在了非洲。他認為,中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和非洲三方必定可以開發很好的合作契機。

  由於全球經濟不景氣和歐債危機的影響,主要捐贈國的援助力度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糧食署因此需要和更多的國家溝通才能獲取足夠的糧食援助資源。帕拉久利説,在這方面中國做了非常巨大的貢獻,在包括非洲地區旱災等重要時刻都提供了慷慨的援助。

熱詞:

  • 糧食署
  • 援助
  • 合作
  • 授人以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