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俄羅斯堅持延長聯合國監督團在敘工作期限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7日 04: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7月16日上午,敘利亞政府軍與反政府武裝在大馬士革繼續交戰,爆炸引發濃煙。

  本報記者 焦 翔攝

  本報北京7月16日電 綜合本報駐外記者報道:聯合國和阿盟敘利亞問題聯合特使安南奔赴俄羅斯之際,美國國內要求強力干預敘利亞危機的聲音繼續增加;而敘政府軍和反對派在首都附近仍在持續激烈交火。

  俄羅斯抨擊英美散發的決議草案

  安南同俄羅斯外長拉伕羅夫16日的會見,受到廣泛關注。英國、美國等西方國家11日散發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要求敘利亞政府10天之內從城市撤出武裝部隊並停止使用重型武器,否則聯合國安理會將在決議通過後依據《聯合國憲章》第七章對敘採取行動。針對西方國家的這一舉動,拉伕羅夫16日在莫斯科表示,西方稱如果俄在聯合國安理會否決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將拒絕延長聯敘監督團任期,這是毫無建設性並且危險的態度。他指出,俄羅斯將堅持延長聯合國監督團在敘工作期限。

  拉伕羅夫認為讓敘利亞總統巴沙爾下臺是不現實的,因為敘大多數民眾都在支持他。他強調,必須執行日內瓦達成的共識,他不認為在聯合國安理會討論敘利亞局勢協調問題是沒有出路的。

  大馬士革24小時:每15分鐘就會聽到一次救護車的鳴笛聲

  16日上午,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城內的激烈戰鬥仍在繼續,時而傳來的轟鳴分不清是炮聲還是爆炸。上午9點半,從記者房間的窗戶向南望去,密集的居民樓中間冒著滾滾黑煙。而此後1個小時不到,城區內兩個不同方向又同時騰起3股黑煙,據目測,最近的區域距離大馬士革市中心最多2公里遠。

  自15日下午起,大馬士革開始了自去年3月危機爆發以來,城區內範圍最廣、最嚴重的交火事件。據記者綜合各方的信息,過去24小時內,在大馬士革塔蒙德、戈德姆、米丹、哈利格、馬扎、亞爾穆克難民營等9個區域發生了交火事件,記者樓下平均每15分鐘就會聽到一次救護車的鳴笛聲,時而響起的炮聲震得酒店玻璃隨之顫動。15日夜間,敘利亞手機網絡基本癱瘓。不過,大馬士革的糧食和日用品供應都還充足,道路上車流依舊,城市保持著基本的運轉。

  沙特《中東報》援引敘利亞反對派的消息指出,目前巴沙爾已經失去對敘利亞北部地區的影響力,連接敘利亞政治中心大馬士革與經濟中心阿勒頗的公路已經被反對派掌控。

  不久前,“敘利亞自由軍”威脅要在接下來的幾週內在首都大馬士革發動“大決戰”,但記者在與敘利亞政府溝通後得知,目前巴沙爾政權對大馬士革還保持著絕對的控制。敘利亞外交部16日發表聲明,宣佈摩洛哥駐敘利亞大使為不受歡迎的人,以此回應摩洛哥當天驅逐敘利亞大使的決定。

  國際紅十字會發言人希沙姆哈桑15日稱,敘利亞目前正處於“非國際性武裝衝突”狀態。事實上,這是敘利亞處於內戰狀態的技術性説法。國際紅十字會負責監督《日內瓦公約》的運作,其態度表明整個敘利亞被置於《日內瓦公約》的適用範圍之內。

  美國輿論極力呼應強力干預主張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5日播出對敘利亞反對派組織“敘利亞全國委員會”主席西達的採訪,西達呼籲美國及西方國家在聯合國安理會推動通過以《聯合國憲章》第七章為基礎的決議,以“迫使巴沙爾政權停止殺戮敘利亞民眾”。一般的分析認為,美國總統大選當前,奧巴馬不願在此當口展開新的對外軍事行動。但隨著敘利亞危機的不斷惡化,美國國內要求強力干預敘利亞危機的聲音正在增加。

  《華盛頓郵報》15日刊登美國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負責人撰寫的文章,要求奧巴馬政府與敘利亞反政府組織建立正式關係,向“敘利亞自由軍”提供武器、培訓和情報,並與北約盟友開始正式討論建立“人道主義走廊”及“禁飛區”。文章認為,美國不強力干預敘利亞危機的種種理由在道義上和地緣政治上均不符合美國利益,敘利亞正迅速陷入可能導致地區動蕩的內戰,伊朗和俄羅斯均已以某種形式軍事介入,沙特和卡塔爾則在資助和武裝敘利亞反對派,美國現在不應採取觀望態度,聽任其他力量塑造敘利亞的未來,敘利亞的崩潰則將影響到伊拉克、黎巴嫩、土耳其等國的穩定並威脅以色列的安全。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研究員傑弗裏懷特日前撰文指出,現在是向巴沙爾政權下最後通牒的時候了,警告其面臨的後果是外來軍事干預。

  (本報記者張曉東、焦翔、張傑、王恬)

熱詞:

  • 聯合國安理會
  • 團工作
  • 俄羅斯
  • 拉伕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