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研究顯示2030年近半數美國人將變得過度肥胖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2日 14: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你需要吃那麼多嗎?你吃得了那麼多嗎?

  美國杜克大學一項研究報告預測,目前美國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過度肥胖,到2030年將有42%的人變得過度肥胖。更為糟糕的現象是,原先過度肥胖的人將變得極端肥胖。

  杜克大學的報告説,到2030年,11%的美國成年人將超重100磅,達到極端肥胖的指標,比現在的極端肥胖人口增加一倍。極端肥胖人口中大約有一半人在兒童時期就出現過度肥胖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體重不斷增加,搞到最後不可收拾。

  過度肥胖將導致糖尿病、心臟病等嚴重疾病,而極端肥胖者患病風險最大,治療起來也最難,花費最貴。據一項保守的估計,全美一年醫保開支的9%,或者説1500億美元花在了處理與肥胖有關的問題上。

  由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發佈的數據表明,2010年有大約17%的青少年屬過度肥胖,這與10年前的情況相差不多。但如果就此認為美國人即將擺脫肥胖症的困擾,那就大錯特錯了。

  接受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委託進行這項研究的杜克大學保健經濟學家埃裏克芬克爾斯坦説,從更大範圍的數據分析來看,非洲裔美國兒童的過度肥胖率還在不斷上升。與此同時,45歲到64歲之間的中老年人也更傾向於增加體重。

  芬克爾斯坦使用了能夠影響人們肥胖的多種因素如食品價格、快餐店擴張情況、失業率等來綜合平衡他的研究結果,他認為報告關於20年後人口肥胖現象的預測將會是符合實際的。

  對於肥胖的定義,一般指體重指數在30以上的情況。具體來説,就是一位身高5.5英尺的人,體重達到180磅,即屬過度肥胖。他的體重如果達到240磅,那麼他的體重指數為40,可列入極端肥胖。芬克爾斯坦説,到2030年,美國的肥胖人口將在目前7800萬的基礎上增加3200萬,達到1.1億人。在這個時間段裏,醫保開支將為此增加5500億美元。

  13年後首次放行新藥

  經過13年的間隔,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首次批准一種減肥藥物進入市場。這種被稱為貝爾維克的減肥藥可使肥胖症患者平均減少5%的體重。阿麗娜制藥公司在2010年時曾向食藥局提出過申請,但是當局認為貝爾維克在進行動物實驗時有引起動物發生腫瘤的嫌疑,因此拒不批准。今年阿麗娜制藥公司再次提出申請,並且提供了更多安全資料,食藥局認為人們服用貝爾維克引發腫瘤的風險微乎其微,終於讓貝爾維克過了關。

  貝爾維克的工作原理是,阻斷人體內的饑餓信號,使其無法到達腦部,這樣,肥胖症患者在攝入少量食物之後即有吃飽的感覺。食藥局規定,只有體重指數達到30以上的成年人,才可服用貝爾維克。對於患有高血壓、二型糖尿病、高膽固醇的病人,體重指數達到27的也可以服用。

  美國人一直遭到肥胖問題的困擾,但是食藥局對減肥藥審核非常嚴格。1997年,一種俗稱為“芬芬”的減肥藥因與心臟瓣膜損傷有關而被禁止使用。但是,隨著美國的肥胖人群不斷增加,與此相關的醫保費用直線上升,醫生們呼籲食藥局降低門檻,給更多的減肥手段開放綠燈。在此背景下,食藥局對貝爾維克網開一面。食藥局同時強調,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不得服用貝爾維克。

  貝爾維克擬在2013年進入市場。食藥局指出,貝爾維克沒有引發心臟病之類的風險,但是也有一些副作用,比如抑鬱、偏頭痛、記憶缺失,等等。食藥局發佈的使用指引稱,如果用藥12周以後,還沒有達到減少體重5%的效果,必須停止服用。阿麗娜制藥公司則被要求在新藥進入市場後至少進行6個研究項目,其中包括一個關於對人體心臟長期健康情況影響的研究。

  尋找罪魁禍首

  在大西洋對岸,英國人也面臨著肥胖的煩惱。與50年前英國人的體重相比,如今的英國人平均體重要多19公斤。是什麼原因造成了身體過度肥胖?是人類變得嘴饞愛吃了,還是變得倦怠貪睡了?

  倫敦帝國學院肥胖症專家吉米貝爾教授説,“人類的基因沒有改變,改變的是人類生存的環境,尤其是廉價食品大批涌現。”在與肥胖症的戰爭中,人類輸給了食品工業公司。對此,作為一名科學家,貝爾教授的悲哀之情油然而生。

  自上世紀70年代起,美國開始大規模生産玉米。在製作玉米粉的過程中,有一種副産品叫玉米糖漿,富含果糖,是一種廉價甜味劑,價格只及蔗糖的三分之一,因此被廣泛用於加工食品中以改善口味。

  可悲的是,人們對於好口味總是習慣性上癮。食品市場隨之被廉價的食糖和食油佔領。漢堡包做得越來越大,食品油脂含量越來越高,糕點做得越來越甜。營養師瑪麗昂內斯特萊説,廉價食糖和食油鋪就了人類走向肥胖之路。“在80年代初,美國人平均每人攝入的卡路裏(熱量)已經超過正常人體需求的一倍。”

  到了80年代中期,美國所有的軟飲料生産都以玉米糖漿替代蔗糖作為甜味劑。成本低了,味道卻更甜了,消費量直線上升20年後,美國人均消費軟飲料從350罐增加到600罐。

  誰是殺手:糖還是脂肪?

  在70年代肥胖問題還沒有冒頭的時候,醫學界關於心臟病的致病因子進行了一場辯論:糖和脂肪,哪個是導致心臟病的罪魁禍首?結果,脂肪導致心臟病的觀點佔了上風。這個結論造就了一個完整的食品工業子系統低脂食品。

  幾乎是一夜間,低脂酸奶、低脂奶油、低脂餅乾等品種爭先恐後擺上了商場的貨架。這些商品原料中的脂肪被去除了。食品的口味差了怎麼辦?那就多放點糖吧。

  顧客也蜂擁而至低脂等於健康。至於糖麼,越甜越香,多吃無妨。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大街上胖子越來越多。當人們開始思考用糖來取代脂肪是否明智時,為時已晚。事實是,糖和脂肪都是致人肥胖的罪犯,但是30年來,人們抓住了脂肪卻放走了糖。

  美國舊金山綜合醫院的讓-馬克斯瓦爾茲醫生説,科學實驗表明,果糖在體內很快會轉化為脂肪,而且它具有抑制人體“賴普定”分泌的功能。“賴普定”是一種荷爾蒙,來自體內的脂肪細胞,負責向大腦報告,體內已有足夠脂肪,不必再進食。

  當人體肝臟內充滿果糖時,“賴普定”不再活動,完全喪失功能。那麼,人的腦袋還以為人體處在饑餓狀態中,繼續下命令“進食、進食”。由此可見,脂肪和糖都是致人肥胖的罪魁禍首。

熱詞:

  • 貝爾維克
  • 食藥
  • 賴普定
  • 肥胖問題
  • 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