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第五次中東戰爭(1982.6.6)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5日 09: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文摘自:新華網,作者:佚名,原題:《第五次中東戰爭(1982.6.6)》

    第五次中東戰爭,又稱黎巴嫩戰爭,爆發于1982年6月6日。以色列藉口其駐英國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裝暗殺,出動陸海空軍10萬多部隊,對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敘利亞軍隊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幾天時間就佔領了黎巴嫩的南半部。

    這次戰爭是巴勒斯坦問題的延續,以色列發動戰爭的主要目的是消滅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企圖在黎巴嫩建立一個親以政權,趕走敘利亞在黎駐軍。

第一階段

    6月4日,以色列軍隊對黎巴嫩發動了空襲,主要目標是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及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遊擊隊;6月6日11時,在經過五個小時的炮火準備及空襲轟炸後,四個旅約2萬人的以色列軍隊從西,中,東三路向黎巴嫩進軍,主要攻擊目標是黎巴嫩境內的巴解組織遊擊隊。

第二階段

    6月14日至17日,在經過長時間的激戰後,以色列軍隊佔領了哈迪勒國際機場及其附近區域,次日,以軍宣佈單方面停火並要求巴解組織停火並從貝魯特撤軍,但是巴解遊擊隊拒絕了這一要求。6月22日,以色列再次向敘利亞軍隊發起攻擊,並使敘軍後撤並控制住了貝魯特西區,隨後以軍不斷的向這一方向增軍並希望以此迫使巴解組織撤出貝魯特西區。

停戰協議與戰爭結束

    1982年6月27日,聯合國大會第七次緊急特別會議通過決議要求以軍立即停火並從黎巴嫩無條件撤軍。巴解組織此時也向以軍提出了三個條件,分別是:

    以軍從貝魯特南部後撤5公里;在黎巴嫩軍隊中保留一支象徵性的巴勒斯坦軍事單位;在貝魯特保留巴解組織的政治結構。以色列斷然拒絕了巴解組織的這三項條件,同時要求巴解遊擊隊立即向黎巴嫩軍隊繳械,撤出黎巴嫩境內。在長時間談判無果的情況下,以色列于8月5日包圍了巴解總部大樓,在長時間的武力威懾下,8月12日,巴解最終同意從黎巴嫩撤出。

    自8月21日到9月1日,黎巴嫩境內的12000名巴解遊擊隊自黎巴嫩撤至約旦、伊拉克、突尼斯、蘇丹、敘利亞、阿爾及利亞、南也門和北也門8個阿拉伯國家;而貝魯特的25000名敘利亞軍隊也撤回了貝卡谷地。8月21日,法,美,意多國部隊進駐貝魯特以監護巴解和敘軍的撤軍,9月10日後多國部隊也相繼撤離。

    9月15日,以色列以黎巴嫩總統貝希爾傑馬耶勒遇害為由,再次進駐貝魯特西區。在外界輿論壓力下,9月29日以軍撤軍,多國部隊重回貝魯特再次維持秩序,不過以色列軍隊並未完全撤出。在五個月談判後,以色列同黎巴嫩簽署了撤軍協議,不過敘利亞及巴解都反對這項協議,以色列最終單方面撤軍,第五次中東戰爭告終。

    經常有説法稱在這場戰爭中T-72與梅卡瓦坦克進行了交手,事實上兩者並未碰面,梅卡瓦曾被T-62伏擊擊毀過,而T-72則被“馬加奇”坦克擊毀過。

    日期:1982年6月4日–9月29日

    地點:中東的黎巴嫩,戈蘭高地和週遭地區

    結果:以軍獲勝

    起因:領土變更

    參戰方:以色列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敘利亞

    指揮官:梅納赫姆貝京阿裏埃勒沙龍亞西爾阿拉法特哈菲茲阿薩德

    兵力:100000人,1500台坦克,1500台武裝車輛,400架飛機,30艘軍艦

    巴解遊擊隊:25000人,300台坦克,300台武裝車輛,1100門火炮

    敘利亞軍:46000人,900台坦克,600台武裝車輛,350架飛機

    傷亡:2000人傷亡,140台坦克損毀,135台武裝車輛損毀,4架飛機遭擊落不詳,7000人傷亡,643台坦克損毀或被俘,140台武裝車輛損毀,80門火炮損毀,58架飛機遭擊落

熱詞:

  • 第五次中東戰爭
  • 中東
  • 以色列
  • 黎巴嫩
  •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